山东莒县是一个文化大县,在纵向上看,它是一处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当年公子小白(即“齐桓公”)就是在这里避难并促成最终成就辉煌霸业的。数千年风云变化,但这里的文化一脉相承,一个“莒”字如今仍被沿用着。

  横向看,作为一个县,在1980年代前后,在短时间内发现了多位文化名士——他们以突出的书法、绘画成就迅速吸引来全省甚至更广泛的目光,而让此地成为津津乐道的文化名地。这里,最优秀的名士有六位,他们被文化圈并称“莒县六老”,分别有张静波,王艺石,宋式云,崔祝生,王玉宽,任英民。

  这六位人,身份本不同、艺术各有侧重,但艺术成就,早已超越县市的局限,成了山东省文化名士。其中,任英民是优秀的书法名家。

  任英民生于1911年,1998年病逝,87年风风雨雨,80来年笔墨相伴,他的一生是和文化相伴的一生。他的书法,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厚重些。

  任英民的书法,并不是一时一地所锤炼形成的,他的书法可以说有三处渊源,三种际遇在不同时期的相互凝聚,才形成了他最终的书法风格。

  任英民的家,虽,不算标准的书香门第,但,曾祖父、祖父、父亲都精通书法艺术,喜欢写欧体楷书,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气。受此熏陶,文从沈梦了解,不到五岁,任英民就开始了书法入门学习。小小年纪,家人不多催促和鞭策,他也就爱上了写毛笔字,不到十岁字儿就写得很像那么回事儿了。因家境所限,他当时所接触的书法,只是很狭义的楷书而已。

  17岁那年,颇懂文化的任英民,被招考聘为区立高等学校教员,开始了他的“公务员”生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老乡、前清翰林庄陔兰在县城编修县志,他毕恭毕敬地拜见了老先生。

  经过深入交流,庄翰林对他夸赞有加,也建议他开始接触颜体书法。由此,任英民的书法锤炼,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此后许多年间,任英民渐渐完全掌握了楷书书写的基本技巧,也渐渐就有些“不知足”了。

  正巧,1936年,25岁的任英民得到了一个机会,被聘到咸阳一县担任公职。近水楼台,在当地人的引荐下,他,有机会见到了来西安视察的于右任先生。在交谈中,于右任了解到他对书法有着痴痴地喜爱,自然给他一些指点和帮助。

  觉得任英民态度虔诚,于右任也不厌其烦地指点,甚至给任英民推荐了当时的陕西书法名家寇遐。敏而好学的任英民,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一年中多次去拜访那位书法前辈。在寇遐的指点下,任英民经历了书法的第三个升华阶段。了解了汉隶、魏碑、钟鼎及晋唐书法,这时,他才对中国书法有了总体的把握,书法造诣越来越高,也渐渐有了自己的面目。

  任英民之后又曾到青岛、甘肃等地工作,最终被“遣返”回原籍。但不论在哪儿,他对于书法的虔诚态度,80年如一日,只要一有空闲,就拿起毛笔,写个不停。这,也让他渐渐形成了一种俊逸遒润、潇洒灵动、严谨精到的书写风格!

  经历过中年的“失业”之后,1980年代,任英民迎来了他的“艺术第二春”。

  虽然已经70岁,但他不辞劳苦,关于书法的活动,他能参加就参加,被聘任的职务也尽力去配合工作。因此,从1981年开始,他连续担任了五届莒县政协常委,被聘为日照文联,莒县文联,莒县书协的名誉主席。毕竟,当地的书画篆刻协会,他是主要的发起人和筹建人,在培养当地的书画人才、推动当地文化事业发展方面,他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

  任英民的书法多作品,多次参与各类展览,并被山东,湖南,甘肃等地文史馆收藏。他的书法应当被了解,他的事迹,不应当被遗忘。

  我们一起,借这篇文章怀念一下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