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种隐忍的修行,生活也是一场坚韧的跋涉,当我们在路上身疲力竭、殚精竭虑,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需要的是一种能量的激励;是一种思想的升华;是一束光的指引,它可以是一种声音;可以是一部电影;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语。

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一名支教老师和一名小女孩演唱的一首《苔》改编而成的歌曲,将这首三百多年以来不被人注意的小诗的深意和蕴含的精神诠释到情真意切,山里的穷苦人家的孩子们以娓娓道来的歌声,以质朴无华的天籁感动了无数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没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平凡而渺小的苔也在悄悄绽放着自己的青春,纵使是只能开出米粒般大小的花儿,也要像牡丹一样勇敢的开放。

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就是苔花,在安静、平凡甚至孤独的角落静静地绽放?又有多少人会觉得需要像牡丹一样勇敢开放的不仅仅是那群山里的孩子们,也是为生活为梦想努力打拼的自己?于当下快速发展而又竞争激烈的社会格局中,我觉得这应该是直击人心的一个问号,或者是对于生命、价值的一种思索。这首《苔》于我来说,就是那一束光,刹那间将我人生中阴暗的部分照耀得明亮,让我能够更清晰的看到前行的方向。

也是一剂心灵的“鸡汤”,让我瞬间充满力量,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比我们坚强、更能战胜逆境和困难的人,没有理由退缩,如果快节奏的生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那也必须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这也是一种温暖的鼓励,每每想起这首诗歌来,“耳边音犹在,如风暖心怀”,会不觉间热泪盈眶,不断体会到生命、信念与理想的纯真美好。

在《苔》播出后,其热度超过了一众明星演唱的其他歌曲,也让许多的人流下感动的泪水。我不禁在思索,这是一个偶然,但这其实也是一种必然,《苔》的谱曲作者支教老师梁俊在大山里教孩子们用唱歌的方式来学习诗词、记住诗词、热爱诗词,没有一颗真正热爱孩子的心,是不会有这样的热情、创作动力和奇思妙想的,他用两年带给孩子一生难忘的快乐记忆,他以后的人生将有许多人的感恩和铭记,拥有这样纯粹、简单信念的人,我相信做什么事都会做好,都会在平凡的人生中创造出卓越和伟大。

每一个平凡的个体都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生命的旅程中,愿每人都能看见最美的风景,都能在清风徐来之时,绽放出自己花一般的光彩,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花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