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摩拜不是腾讯在共享单车平台的唯一解,如同滴滴不是腾讯在网约车平台的唯一解。早在2017年,腾讯系的三家嫡亲兄弟公司:美团、摩拜和滴滴也一度陷入混战。

近来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摩拜单车在微信“九宫格”中的入口已经消失。随着ofo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多,共享单车这个两年前最火热的风口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共享单车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而摩拜此次下架也免不了有种“被抛弃的棋子”的凄凉感。

而如今在网约车领域内,腾讯的另一个小老弟“滴滴”似乎也将面临一样的境地。都是腾讯系,但滴滴或许真的是后妈生的,百分之九十的市场份额都不能保证其绝对安全。狼藉的声名和疲于增长的营收,让目前的滴滴已经进入了两难局面。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滴滴最大的对手,仍然不是其他网约车平台,而是一手扶持自己的腾讯。

今年开始腾讯还申请了多个商标:腾讯出行、腾讯乘车卡、腾讯打车等等,亲自孵化出行平台已然是“司马昭之心”了。不仅如此,更是有报道称腾讯将与传统汽车巨头广汽合作推出新的移动出行项目。自行孵化一个新的服务平台,对腾讯来说肯定是更可靠的选择,那么滴滴会被置于怎样的境地,大家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出来了。

摩拜不是腾讯在共享单车平台的唯一解,如同滴滴不是腾讯在网约车平台的唯一解。事实上,腾讯系的小弟们在共享单车市场和网约车市场干架,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早在2017年,腾讯系的三家嫡亲兄弟公司:美团、摩拜和滴滴也一度陷入混战。作为后来者,美团和摩拜都对滴滴发起了第一次进攻:美团在南京试水打车业务,而摩拜也和首汽合作,在部分城市上线了网约车服务。作为三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腾讯并没有在其中帮滴滴划分保护区,而是采取了默认支持的态度。甚至还屡次对美团追加投资。然而在我们都见识了腾讯系的“塑料兄弟情”后,三家公司却并没有形成良性竞争。

大家都说,“资本好心做坏事”,但腾讯这位老大哥是不是“好心”,确实有待商榷。“雨露均沾”是腾讯的一贯作风,在同一个行业内不投资上数家平台绝不罢休。同样作为腾讯的小老弟们,这些平台的竞争确实非常激烈,不过这些都与腾讯无关,它唯一在乎的是:谁才是最终胜者。无论哪一个小弟笑到最后,腾讯都能摘取胜利的果实,但对于这些小老弟们来说,随着腾讯投资版图的扩大,日子却越来越难过了。

越是腾讯基因里没有的领域,其投资的版图越大,内斗也就更为严重,比如电商领域。京东、唯品会以及拼多多,这三者之间的制衡,或许也是腾讯有意为之。

而在二手车领域,腾讯更是几乎把赛道上的选手都投了个遍。优信二手车、车好多集团(瓜子二手车+毛豆新车网)、人人车、天天拍车、易鑫集团等二手车领域头部玩家都是鹅选之子。而其中人人车和瓜子二手车的竞争无疑非常激烈。

腾讯系公司的混战在业界内一直是屡见不鲜,但随着腾讯的线越收越紧,这场腥风血雨已然全面升级。

如同此前美团外卖和滴滴外卖的“世纪之战”,彼此都是烧着腾讯的钱,却打了一场毫无成果的战役,最后谁也不是赢家。同一件事,大家都在做,就会出现严重的内耗,有内耗就有内斗,就要争抢业务归属。腾讯或许可以不在乎钱,不在乎他的小弟们,甚至不在乎内部业务的牵扯,但别忘了,最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