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黄河西岸康财主的老婆去世了,看看一大家子人没有个内当家的,康财主就娶了邻村一个小他二十三岁的黄花大闺女。那时的大户土财主都三妻四妾的,唯独康财主不娶小。因为这事,乡亲们对康财主都刮目相看。

康财主娶的这个填房娘家姓王,是康财主家的一个佃户。康王氏进门的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康富贵。

康王氏进门那年,康财主的儿子康健已经二十岁了,他的闺女康灵芝也十八岁了。看看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继母,康健和灵芝很难为情,他姊妹俩实在张不开口管那么年轻的女人叫娘。

别看康王氏岁数不大,可她很有心计。她看康健成婚花了不少钱,就在康财主面前撒娇,说等到富贵成婚的时候他就老了,希望康财主趁着年轻,提前为小儿子考虑一下,别到时让小儿子吃亏。康财主笑着说:“不会的,自古以来都是老大吃亏。”

灵芝出嫁时,康王氏看财主为女儿准备了那么多嫁妆,她心里又不舒服了,又在康财主面前撒娇:“老爷,我看您还是为咱富贵早准备一份家业吧,到时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就苦了俺娘俩了。还有俺娘家,你有这么大的家业,俺爹俺娘还过苦日子,你我的脸上也无光啊。”

听了老婆的话,康财主很生气,他板着脸说:“啊—呸,你个乌鸦嘴。富贵刚六岁,我才五十来岁,不给富贵娶上媳妇,我能闭眼吗?你爹你娘少要我东西啦?没有那两大车高粱和谷子,他能让你嫁给我?原本租我的那五亩地,现在地契都改成你爹的名字了。”

一晃就是十五年,已长成大人的康福贵和邻村刘家的一个闺女订下了婚约。看富贵马上就要娶媳妇了,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个院子里有点拥挤,康财主就花了好多银子,重新修建了一所三进三出的大宅院,准备让大儿子一家住到新建的宅院里去。

康王氏看新修建的大宅院宽敞又气派,她不希望老大住新宅院,她想让自己亲生的儿子富贵住新宅院。对于康王氏的想法,康财主心里不痛快,他说:“只是先让康健一家搬出去住,又不是分家,谁住哪还不一样吗。”可康王氏不管这些,她坚决要求让富贵住新宅院。

为了不让父亲为难,康健就笑着说:“爹,娘,你们不要争了。我是老大,住哪都行,弟弟要是喜欢新宅院,就让弟弟去住吧,无所谓的。”

康富贵成婚后直接住进了新宅院。康王氏硬逼着康财主把新宅院的房契写成了康富贵的名字,还请了证明人,立下了字据。那时的康王氏已经不是刚嫁到康家的康王氏了,她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内当家,啥事她只为自己的亲生儿子着想。身体病弱的康财主不想天天跟祁王氏争辩生气,他只能另作打算了。

对于这些,康健也不计较,他只一门心事做买卖收租子。作为长子,他觉得应该多替父亲分担,帮着父亲撑起这个家才是长子应该做的。至于钱财的去向和住新宅子或旧宅子,康健并不放在心上。

康王氏看康财主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她就迫不及待地为她的亲生儿子争抢家产,还逼着祁财主把家里的钥匙交给她,她要当家管钱。看看越来越嚣张跋扈的老婆,再看看娇生惯养天天吊儿郎当的小儿子,康财主心里很难受,他后悔娶了个这么贪得无厌的女人,还生了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康财主觉得对不住大儿子康健和闺女灵芝。

两年后,康财主一命归西,临死他也没留下什么遗嘱,只说希望他的两个儿子和睦相处,勤俭持家,不要败坏了祖宗留下的这份家业。

康财主去世还没烧完断七纸,康王氏就提出了分家。新宅院和百亩良田归康富贵所有,膘肥体壮的骡马和新大车也分给了小儿子。康健分得了那所旧宅院和他跑买卖用的那挂大车,还有两匹骡子和一匹瘦马。因康富贵不会做买卖,原来的生意就有康健打理。至于家里的粮食和金银,康健一点也没得到。康王氏跟着小儿子生活,康健每年还要给后娘一定的赡养费。

哥俩分家单过后,康健一心扑在了生意上。因为他为人正直,买卖公平,康健的生意风生水起,越做越大。游手好闲的康福贵天天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只两年的功夫,他就把家里的骡马和田地基本败坏光了。

那年赶上天气大旱,黄河两岸夏秋两季庄稼基本绝收,民不聊生。次年春天,盗匪洗劫了康家庄,康健和康富贵哥俩的宅院都被土匪放火烧了个精光,财产也悉数抢走,康王氏和儿子一家流落街头了。

康健父子仨在外跑买卖赶回家时,两所大宅院都变成了废墟,家里的一应物件全部化为了灰烬。看看祖上留下的家业毁在了自己手上,康健的心里像刀割一样疼痛,他跪在地上抱头痛哭。当务之急是一家人的吃住,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都被土匪抢走了,暂时啥吃的也没有啊。

康健把大车上的一些干粮分给了继母和弟弟家一半,他就和他的儿子一起拆除被烧塌的房子,准备重建家园。

就在他爷几个拆仓库的山墙时,康健突然发现山墙里有一个夹层,里面有很多谷子、芝麻和金银。盘点了一下夹层墙里的粮食和钱财,康健高兴的哭了。粮食够他一家吃两年的,金银足够修建两所大宅院的。

没多久,康健居住的大宅院重新修建起来了,和原来的宅院几乎是一模一样。修建好了自己的宅院,康健又把他继母和弟弟居住的宅院也按原来的样子修建一新。搬新家那天,康王氏让儿子富贵跪在了康健面前,她哽咽着对康健说:“健儿,老话说有父从父,无父从兄,你父亲没了,以后你就像富贵的父亲。以前我做的不好,亏待了你,希望你不要记恨我。这对祖传的玉镯,你媳妇和富贵媳妇一人一个,这个金簪给灵芝吧。灵芝也不愿见我,到时你交给她吧。”康王氏说完,把玉镯和金簪放到了康健手里,她脸上布满了泪水。

之后的日子里,康健的生意更加兴隆,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学会了做生意。老三、老四做了官。因为富贵的老婆没生育,康健把他的小儿子过继给了富贵。从此,两兄弟真的亲如兄弟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几百年,这个故事还在黄河两岸广为流传。人们都说祁康氏贪婪不仁义,最后也没得什么好,就连他的亲儿子也断了后。康健心胸开阔,善良厚道,所以他的生意才风生水起,他的儿孙都功成名就。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作者:春笋待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