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安全感,来自哪里?

无论是心理测试还是星象占卜,女人们最关心的往往是爱情和婚姻,而男人最关心的往往是事业和金钱。

快餐式的恋爱和逐年攀升的离婚率,我们的爱情和婚姻真的“安全”吗?

“女性贫困”——日本社会问题,

现在正被视为中国的未来。

社会一方面教育我们不要太看重金钱,一方面又用事实证明钱的重要性。

作为女性,传统观念让我们以家庭为重,却又要求我们在竞争重压下自强独立。

多年前,我们还为中国婚姻关系的相对平等沾沾自喜。(不用像西方女人婚后随夫姓,也不用放弃工作做全职太太)

而现在,身边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了家庭放弃工作。

“二胎”开放,对保姆和幼儿园失去信任,在下一代的成长中所需要参与时间和精力远超上一代;而我们的父母正在老去,“双独”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把刚刚顶起“半边天”的中国女性又逼回了屋檐底下。

离开男人,如何生活?

2014年初,日本NHK电视台播出了两部纪录片,聚焦日本的女性贫困现象,并组合成书,书名就叫《女性贫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会是中国未来的“贫困危机”。

对35岁的桥本礼子来说,生活就像一场场需要咬紧牙关的搏斗。

每天一睁眼,就有4份零工在等着她,分别是在援助老年人的组织打扫卫生,在残疾人机构邮寄信件,在针灸治疗所担任文职,另外还兼着一份上门做面膜的工作。

最累的时候,早晨躺在床上根本爬不起来。之所以这么拼,是因为她要独力抚养3个孩子。

不忍丈夫家庭暴力,礼子在30岁时带着孩子们逃离丈夫。因为一直是全职主妇,没有工作经验的她只能同时做多份低端工作,加上政府的微薄补贴,每月收入不过2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1000元)。

以日本的消费水平,这点钱要养一个大人三个孩子是非常拮据的。礼子说,每天都体会着不能满足孩子愿望的焦虑感。

老大想参加学校的足球俱乐部,但是钉子鞋太贵,买不起;女儿想上补习班,也成了奢望…

职场中,男女从未平等!

在职场中,有孩子的男性被认为更成熟、更有责任心,更容易被委以重任。而对女性却待遇相反,会因为家庭和孩子的问题被视为无法专心工作。

吉田茜曾经是一名外企白领,英语流利,现在在一家IT公司工作。同样因为遭遇家暴,她带着4岁的儿子从家里逃了出来。

因为独自抚养孩子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她迫不得已由正式工转成了薪资按小时计算的合同工。

降薪之后,算上政府的育儿补助,小茜的月收入在20万日元左右,但除去房租、水电费、孩子的托管费等,几乎存不下什么钱。

“每天光是解决温饱就够让人头疼的。”

为了省钱,她常常不吃午饭,饿着肚子,熬过休息时间。离婚后,她也从来没带儿子去旅行或者逛游乐园,连生病都不敢去医院。

小茜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孩子长大不用照顾了,可以继续去学英语,找一份像样的工作,无论如何,也要供孩子上大学。

全职妈妈,安全感来自哪里?

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为了孩子和家庭,放弃工作成为全职主妇。那么,对于这些为家庭做出牺牲的妈妈们,她们的安全感来自哪里?

鸡汤文里说教女人们如何经营婚姻如何成为完美妈妈完美主妇——保证自己不要沦为黄脸婆,既要温柔体贴又要貌美如花;保证自己成为在生活上的能手,既要精致生活又要勤俭持家;保证自己是个完美妈妈,既要照顾孩子生活,又要教育孩子成才…

在这样的苛求下还要告诉女人要经济独立和自我提升…

对妈妈来说,

失去孩子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没有工作,不具备争夺孩子抚养权的资格,有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从头再来谈何容易。

当婚姻遭遇内忧外患时,谁来保障女性的权益,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最近,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件事,情绪算是稍有起落,这对相对佛系的还是难得的波动。我突然觉得,最可怕的不是岌岌可危的婚姻或是洪水猛兽的职场,而是所有主动权都掌握在别人手上!

值得庆幸的是,我算是上了一课——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 END -

不蹭热点、不迎合。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暴富去吧!

我就是很拉轰的阿拉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