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公司因为自身发展原因,而需要对一定数量的在职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关系,这种行为称为裁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需要对被裁的员工做出赔偿,那么裁员赔偿标准是什么呢?企业裁员的条件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

裁员赔偿标准是什么? 企业裁员的条件有哪些?

一、裁员赔偿标准是什么

1、公司裁员补偿标准的相关规定:

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第五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按1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所以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裁员的应该给予补偿。

2、公司裁员补偿标准按照下列的要求补偿: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企业裁员的条件是什么企业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裁减人员:

1、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

此外,企业裁减人员,还应当严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企业只有具备了法定条件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减人员才是合法的,以裁减人员的方式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才是有效的。

公司裁员也不是想裁就能裁的,为了保护职工的利益,法律规定必须要在满足条件之后才能进行裁员,并且对被裁的员工还要做出赔偿,此时裁员赔偿标准其实就是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的,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