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下午2点,中国红十字总会进食障碍救助项目支持下的进食障碍朋辈专家志愿者培训项目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正谊厅正式启动。

朋辈专家志愿者培训的理念源自英国皇家医学院莫兹利医院在进食障碍治疗干预中的新探索。由于进食障碍患者对待食物和进食的特殊态度和行为在损害了躯体健康的同时,也妨碍了家庭生活和社交生活,家人在尝试帮助患者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困惑、恐慌和挫败,进食障碍长期的存在令家庭陷入危机,批评、指责、愤怒、冲突、迁就、纵容都是家庭中常见的互动现象,而这些与疾病的维持和恶化有着显著的关系。莫兹利医院是进食障碍诊疗发展的先驱,他们针对进食障碍患者家人的应对模型和进食障碍疾病行为的人际维持模型发展出了针对患者家人的干预模式,试图通过改变家人们的应对模式,改变疾病行为的维持因素来改变疾病发展的走向,促进康复。

这个干预模式被称作“基于应对技能训练的指导下的自助式干预”。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展针对进食障碍照料者(家人们)的应对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进食障碍疾病心理教育和技能学习演练,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第二阶段是出版相应的书籍,使知识技能的内容更容易获得和传播;第三阶段是培训有经验的照料者成为助人者,由他们为其他有需求的患者家人们提供技能教练。其中第三阶段的发展是最大胆和有创意的一部分。

北大六院进食障碍诊疗团队自2012年开始尝试了第一阶段的干预,从10-12人小规模的照料者应对技能工作坊逐渐发展为70-80人的大规模工作坊,目前已有很成熟的方案为患者家人提供相关的心理教育和技能训练。自2016年开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微课堂、网络直播、录播等方式进行知识和技能讲座传播,让这些可以用于自助的资源更加容易获得。在中国红十字会的支持下,2019年团队又酝酿了朋辈专家志愿者的培训项目——把参加过应对技能工作坊,学习过进食障碍相关知识的有经验的患者家人进一步培养成‘专家’,目标是为有需求的患者家人提供更‘接地气’的帮助。

经过前期志愿者招募、筛选、沟通需求的准备工作,培训终于在11月16日下午2点准时开始。这一期培训最终一共有11位志愿者成为朋辈专家的候选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有过进食障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都对陪伴患者康复的过程有一定的胜任感,都在积极帮助其他患者的家庭,且自己照料的患者已经康复或在稳定状态。他们都积极承诺投入培训,愿意在培训合格后为患者家人群体提供志愿服务。培训的师资为北大六院综合三科的李雪霓主任、耿淑霞护士长等。

通过这次“基本功”的培训,大多数志愿者都看到了自己在助人过程中“急于支招”的特点,体会到欲速不达的事实。“快快听、快快想、慢慢说、慢慢做”,听懂“当事人”的话,想明白“当事人”的需求,把这些清楚地反馈给“当事人”,陪伴“当事人”去选择。带着这些深入的体会,大家在长达6个多小时的学习后意犹未尽地道别,并期待下次再见。

文:综合三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