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看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清朝后期,特别是大清灭亡前几年,清朝确实很富有。因为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一路突破至一亿、两亿两白银,到清朝灭亡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三亿之数。在封建朝代中,晚清政府的收入确实达到顶峰。

但这样的收入,完全是通过竭泽而渔的手段获得的,清末的苛捐杂税多如鸿毛,堪称几千年之顶峰,农、商、工、矿等税收名目犹如八仙过海,省内运输物的过路厘金直接让货物的价格翻了几倍。而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虽高,但支出更大,比如《辛丑条约》的高额赔款,外国银行的借款利息,还有各种日常开销,这一进一出,最后清政府还是出现财政赤字,还得向外国银行借款维持。

不难看出,晚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确实高,但支出更大,而且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收入,完全是靠压榨百姓获取的。只是政府财政收入高,而不考虑清政府的支出,也不考虑百姓的生活情况,这样的富裕就是一个笑话。

至于老百姓帮助八国联军,这个确实有,毕竟在战争中,最容易出现汉奸之流。而这些百姓之所以帮助八国联军,主要是清政府实在太腐败,各种压榨让他们无法活下去。

1898年7月1日,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强租威海卫,并将威海卫打造成英国远东海军基地。由于英国在威海卫没有军队可以调遣,所以英国人就仿效英属印度的惯例,在当地招募农民和退伍军人以组建临时雇佣军,即所谓的“华勇营”。

华勇营的士兵待遇很高,普通士兵一个月可以拿到八块银元,队长可以拿到十二块,如果两年内没有受到处罚,还可以额外拿到三十块银元作为奖励。由于这些军饷都是足额发放,不存在克扣、拖欠等现象,再加上华勇营军中不存在无故处罚、侮辱或者苦役折磨的情况,伙食费和服装费也全免,所以华勇们的积极性很高,训练时也尤为刻苦。

华勇的表现也让英国人刮目相看,英国军官称他们是“十分优秀的行军者和挑夫”。

到了1900年5月,华勇营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六百人之多,他们装备精良,拥有许多近代化武器,甚至还拥有马克沁机枪。

1900年6月22日,华勇营士兵随英军乘船到达大沽口,之后和其他七国军队一起,对天津发动进攻。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华勇营表现英勇,在战争期间,华勇营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比如拉大炮、运送弹药。进攻北京时,华勇营也是一马当先,和美军敢死队一同攻占紫禁城。1901年,为了表彰华勇营在天津战役和攻占紫禁城时的勇敢,英国皇家还授予了“华勇营”专属军徽。

帮助八国联军侵华的老百姓,其实就是指这些华勇营成员,至于北京城的百姓,更多的是看热闹,因为在普通百姓看来,所谓的洋人也只是打扮、长相和举止比较奇特,最多就是改朝换代,和他们没什么关系,无非就是换了一个皇帝、朝代的名字换了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