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CBA常规赛又进行了两轮比赛。那么,球场上究竟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呢?我们不妨来进行一下分析。史蒂芬森的防守迷雾

休赛期期间,为了弥补球队多年来(准确来说是自贺天举大伤之后)缺乏侧翼体型球员的遗憾,球队引入了侧翼体型的外援——史蒂芬森。按照当时的设想,辽宁队终于可以避免频繁用控卫体型的球员去对位对方侧翼箭头的情况。

实际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对阵广东队的时候,史蒂芬森会去对位威姆斯;对阵新疆队的时候,史蒂芬森也可以去对位新疆队的侧翼球员……但是,如果把某个球员的防守职责仅仅定义为【盯防对方持球的侧翼球员】是完全不够的,尤其考虑到史蒂芬森更多地出现在小前锋位置上这一事实。

由于CBA的侧翼箭头人物本身就屈指可数,像史蒂芬森这样的侧翼外援更应该在协防一端提供自己的力量,但史蒂芬森站无球侧时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做协防工作,而是喜欢盯着持球侧看;一旦碰到了那些持球能力一般般但有较强无球威胁的侧翼球员,史蒂芬森就要为这样的防守习惯付出代价的。与新疆一战,史蒂芬森的这些弱点就体现得尤为明显:

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深圳队的沙巴兹身上,此人在无球侧总是一遍遍地问自己:“我的鞋子脏了吗?”

“什么叫国际巨星(战术低头)?”新疆队侧翼的传承

与辽宁队一战,让史蒂芬森付出沉重代价的新疆球员,叫唐才育。

据球迷透露,唐才育在青年队时期就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三分球射手。但即便打完了和辽宁队的比赛,唐才育在CBA的三分球命中率也不过29%。当然,这里面目前的问题是:唐才育目前的出场时间太少了,我们根本不能以现阶段的表现就认定他的三分球能力不佳。

我们现在更应该注意的现象是:和可兰白克、阿不都类似,唐才育是那种习惯在无球侧移动,方便持球手找到自己的球员。好的习惯,往往是球员通往优秀之路的重要途径。在样本逐渐增加之后,唐才育如果能够将三分球准信调到一个可以被接受的准星,那他在场上的价值就已经蛮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类型的球员是中国男篮过去多年的稀缺资源,有人把这种球员放入12人名单也不懂得珍惜。高负荷运转的哈德森

有人在通往优秀无球射手的路上前进,有人却被迫扛起了大量的持球主攻任务,比如:哈德森。

离开辽宁队之后,哈德森加盟了山东队。在丁彦雨航归期未定、大外援梅斯在进攻端有明显局限性的情况下,哈德森不得不提升了自己的回合占有率——他现在的这个数据是33.2%,高居CBA第7!

山东队也有那种能够在顶弧发牌的国产后卫(张辉、王汝恒),哈德森要像过往一样打一些无球也并非没有可能:

但与以往相比,哈德森在球风方面会更偏向于持球,他的挡拆持球+面框单打比重应该会有一定的上升(虽然我们查不到具体的数据)。这样做的另一个收益是,哈德森的助攻数也明显上升——目前为止,他每36分钟要送出6.62次助攻,是其CBA生涯的最高值。

而且,在增加了回合占有率之后,哈德森也相应地增加了自己的攻框频率,这样做的正面效益是:他的造罚球频率也基本是其CBA生涯新高。但不幸的是,现在的哈德森很有可能不适合频繁攻框了,突然提升攻框频率的代价,自然是篮下命中率极为难看了。

即便在进攻端如此高负荷地运转,哈德森在防守端也没有【划水】的意思。他在这一侧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站在无球侧时能够随时做好协防准备。同时,在球队拥有不错的卡位资源前提下,哈德森也可能及时来到篮下回收防守篮板球。截止目前,哈德森场均要收下7.7个防守篮板球。

哈德森,真的不是一个内线球员吗?孙悦的价值

在防守端有精彩表现的,还有孙悦。

在阔别球场两个赛季之后,孙悦终于回来了。虽然他的投射水准依然不够好,但他将自己在防守端的良好习惯保留了下来。他善于在场上做出正确的协防选择,进而造到相应的失误,完成相应的封盖。与自己的巅峰期相比,孙悦的单防水准还是略有下滑的。但在北控这个环境之中,孙悦防守端的贡献还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球队在第1节能够使用双外援,在2-3节能够使用三外援,北控在面对一般球队时往往能够在前36分钟内建立起相应的优势。到了比赛的最后1节,北控就只能以单外援出战了。此时,北控在进攻水准下滑的情况下(哪怕他们拥有进攻水准较高的外援弗格),就需要把防守端做到极致才能把优势维持住。而孙悦在场,恰恰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北控上周先后击败浙江稠州银行和浙江广厦,就有这方面的因素。小斯无法缓解的防守危机

也有的球队,依然无法解决他们的防守问题。

本赛季开始前,福建队效仿了广东队,开启了双小外援的建队模式。但不幸的是,他们的一个小外援格林并没有在进攻端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本就在防守端有缺陷的福建队,根本无法靠双小外援来解决防守问题。前几轮过后,福建未尝胜绩,他们当时的防守效率排名CBA倒数第3。

于是,球队立刻摈弃了双小外援的建队模式,转而签下了前NBA球员斯塔德迈尔。理论上,福建队签下这样一名身高足够的大外援之后,他们应该能够缓解防守端的危机。但实际情况是:福建的防守水准,很有可能无法大步向前。

从对位的思路看,福建队还是想让斯塔德迈尔分担掉王哲林身上的单防任务,比如:与青岛队比赛的时候,福建队不守联防的时候,会让他去对位约翰逊。但实际的效果是:斯塔德迈尔在对位约翰逊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当然,仅以单防约翰逊这种球员来评价斯塔尔迈尔的防守水准,是完全不合适的。而且,福建队最大的防守问题,根本不在这里。

斯塔德迈尔目前根本无法频繁去延误对方的挡拆手了,即便延误了也很有可能无法及时回到篮下。所以,其他球员是要随时做好刷卡协防和护筐这种任务的。但实际的情况如何呢?别忘记,福建队的中锋是王哲林:

好吧,其实斯塔德迈尔在篮下的护筐威力也只是普普通通。拿什么拯救你?福建队的防守。拯救深圳的,真的只是贺希宁?

福建队的防守很有可能无法拯救,深圳的进攻终于被救活了。上周深圳一扫赛季之初的阴霾,两战皆胜。他们能够获得这个结果,和贺希宁的及时回暖密不可分——上周的两场比赛,贺希宁在三分线外19投9中。

如果以一个赛季为样本,贺希宁自然无法维持这种三分球表现。但重要的现象是,他在出手定点三分球时并不依赖于大空位——换言之,现在的贺希宁很有可能拥有了不错的抗干扰能力。即便达不到档次更高的无球射手水准,贺希宁的投射水准也已经达到了良好以上。

考虑到他还能做定点突破之类工作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贺希宁现在的水准,应该是在那些会顶弧发牌但是打挡拆容易被人绕防的国产控卫之上的。

当然,贺希宁近期能够提升三分球产量,还是和球队现在重新开启挡拆模式有很大关系的。不知道是因为拜克斯状态回暖,还是教练组开始约束沙巴兹的,又或者两者因素都有影响,深圳现在落入阵地之后,降低了沙巴兹面框单打或者低位背身的频率,转而寻求更能辐射全队的拜克斯持球挡拆。与之相对的是,拜克斯近2场的助攻数分别为8次和15次。

所以,被【限制了自由】的沙巴兹,目前在进攻端是什么定位呢?快攻的时候,深圳把球交给他一般能够得到好的终结效果;落入阵地之后,沙巴兹站无球侧不是空切就是冲抢进攻篮板球,在球队空间支援良好的情况下,沙巴兹靠着身体条件去做这种事情也有其正面价值。

在球队目前缺乏顶级持球资源的情况下,这样的安排应该是最优解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