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长大,后来到国外留学,期间也回过几次中国,算是见证了中国社会文明建设进步的90后一代,我对祖国的变化感到非常欣慰,也发自内心的感到自豪。可以说,中国在很多公共社区的文明建设上,整体来说已经不输发达国家了,甚至是做的更好。

但问题总还是有的,就比如老年人的“道德绑架”。我至今回国,还是害怕在中国乘坐公交和地铁,因为我很怕在公共场合遇到“道德绑架”,在公共场合看到那些跑得比我快,但上车就瘪了半条命的中国老人,心中会生出不少的“畏惧感”。

1:“中国式道德绑架”令人感到畏惧

国内近来关于“道德绑架”的讨论颇多,从老人谩骂不让座的年轻人,到自己光荣让座的人趾高气昂地谴责不让座的人,甚至是有人殴打拒绝让座者的事件层出不穷,实在是令人感到震惊。

这让我想起了两个月前回国,在上海的地铁上,在我对面的一个小伙被老人要求让座的情景,当时小伙显得疲惫所以有些不愿意,而老人絮絮叨叨谴责小伙不尊老,小伙最终妥协让了座,然后郁闷地走到别的车厢去了。这样的画面我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自己,曾经也被这样要求过。但我还是憋得慌,于是我跟我的朋友说:“我回了趟中国,发现自己都不敢在中国坐公交车了,有一些中国老人真的很恐怖”。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大概是2005年前后的中国,那时候的中国还没形成“见到老人就要让座”的社会氛围,在很多地方,都能看见年轻人和孩子们“一哄而上”抢公共座位的现象,甚至还时不时出现因为抢座而发生肢体冲突。

后来,没过几年,从教育系统开始,到社会的文化宣传上都开始重视这一问题。社会上开始密集性出现了“尊老爱幼,年轻人要给老人让座”的主题教育。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年学校也都会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尚且不懂得人情世故的我们,被灌输了“看到老人就要让座”的思想,但是学校和老师,或者说是整个社会,都没有告诉我们执行的标准是什么,也没让我们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让,时间久了之后,“让座”似乎变成了理所应当,甚至是一种规定,而“不让座”也在社会中渐渐变成了“丑陋”与“错误”的形象。于是,自打小学五六年级起,我就成功地被这个社会“道德绑架”了,直到现在都会害怕看到老人。

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天我拖生了病的疲惫身躯坐在车厢里,中途上来了一位老人,她踉踉跄跄地站在车的中间,显得十分蹒跚。我当时立即站起来,扶着老人坐到了我的座位上。老人跟我致谢,车上的叔叔阿姨都夸赞“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错,很懂事”。那时候,我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

可后来,老人下车了,座位空了出来,我试图上前坐下休息,却被售票员拉了起来:“小朋友,你再让一下,给这位阿姨坐”。原来,是新上车的老阿姨向售票员请求腾个座位给她。我被拽到了一边,看着这位拎着大包小包的,年龄约莫五十岁左右的,略带几根白发的老阿姨坐在了我的座位上。那是我第一次感到压抑,因为我被要求让座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强制让座了,而且是让给了一位精神状态比我还好的人,就因为她有几丝白发。

我站在那里,病恹恹地扫视着整个车厢,所有人都觉得这理所应当,也没有什么不妥,而精神恍惚的我也不想生出不必要的事端,所以只是心中有些许不快,也没有说什么。可当我后来看到那个占了我座位的老阿姨,抬着沉甸甸的东西,矫健地下车,还能蹦跶的时候,我竟然感觉到了这个社会的“丑陋”,但究竟哪里“丑陋”我又说不出来。

在后来许多年的时间里,我的精神像是被束缚住了一样,不管多么疲惫,只要是坐在公交车或者地铁上,我的精神都非常集中,我会紧张地观察是不是有老人上车,给老人让座像是一种义务一样,掐着我的脖子松不开,我害怕因为我没有看见有老人需要让座而被谴责,而在那些年里,我也不知道自己多少次,都被要求起身让座了。我每次都很“乖”,因为这个社会在有意无意告诉我,不这样做是“错误”的。

对于我来说,那些年发自内心的帮助他人确实让我感到了开心,或者说,我很乐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但我总觉得这个社会立着个标杆,告诉我“必须这样做”,这样的标准在束缚着我,让我很不自在。后来,上了高中之后,为了能摆脱束缚感,我开始选择站着,如果不是实在累得不行了,即便是车上有座位,我也不会选择坐下,因为作为被严重“道德绑架”年轻人,坐着太不自在了。我相信,和我一样生了畏惧感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

有时候我真的想说:为了生活,我们也好累啊,请别再绑架我们了。

2:在西方社会有类似的道德绑架吗?

有趣的事情是,被“精神束缚”多年之后,我第一次全然毫无顾虑地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竟然是出国之后,在别人的国家体验到的,而且情况和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别。

几年前刚来到欧洲的时候,我并没有改掉来自中国的“见到老人就让座”的习惯,我以为全世界都一样,见到老人就“应该让座”。所以在最初的时候,我几乎每次坐车都会给老人让座。可让我感到惊奇和不解的是,我居然多次被欧洲的大爷大妈拒绝了,我觉得这很不可思议,这里的老人不但没要求我让座,还拒绝了我的好意!

(上图:西欧国家的公交车上,身体并没有大碍的老年人都是站着的,并没有要求别人让座)

后来随着长时间的深入了解,我才发现在“给老人让座”这件事情上,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观念上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这是规定或者是“必须”执行的,不这样做你就是不正确的;而对于西方人来说,其实尊老的精神教育并不比中国人少,但他们并没有演变为一种要求和执行标准,而仅仅是提倡在自己情愿和方便的情况下,给老年人温暖的社会关照,他们更在意的是发自内心的人文精神。

从这些年的体验上来说,同样的环境和问题背景下,在西方的情况是这样的:年轻人无需考虑车上是否有老人,因为即便有老人,你坐着也完全不会有人谴责你,更不会有人因为你没有让座而出手揍你,因为不让座完全合情合理,而如果有人因此侵犯你,则那个人将会受到法律的惩戒,所以在西方乘坐公交和地铁,对于年轻人来说毫无束缚感。

不过,如果真的有老人需要帮助,大家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往往会选择关照一下,给需要的人让哥座。简单来说,是这样的:你可以毫无顾虑地坐着,因为这是你作为一个人的权利,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并不会因为年纪大或者年纪小而有所区别,而就整个社会来说,大家赞扬和提倡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老年人加以关照,但这不是“必须”的,你完全可以不这样做。

此外,西方的老年人也和那些哪里人多往哪里挤中国的老人不同,他们往往更懂得尊重和理解社会上的其他群体。大多数的西方老年人,并不会自讨没趣,选择在最不方便的时候出门添堵。在非紧急的情况下,很多自知行动不便的老人,往往会选择错峰出行。不仅仅如此,即便是特殊情况要和年轻人“挤一挤”,他们也不会要求他人让座,更不会有谴责别人不让座的现象,但如果真的到了站不稳了,也都会有人选择关照。说白了就是,在西方不会出现那种“上车秒变林黛玉,下车就是方世玉”的丑陋事情,他们并不会为了自己而麻烦别人,甚至会婉拒年轻人的关照,表示自己“还很强壮”,没有那么娇气。

(上图:下车了,跑快点,不跑快点抢不到了)

3:道德绑架助推“唯老独尊”思想

可以这样说,从这些年频频出现中国老年人掌握年轻人要求让座,到未让座的年轻人被所谓的“正义勇士”殴打,从有人拍摄他人未让座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上大肆攻击,到如今频发的老年人装病“霸座”现象出现,原本的“人间大义”已经渐渐演变成了“虚伪的精神束缚”,甚至是以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名誉权等违法的手段,来维护扭曲了的“道义精神”,将扭曲的“伪道德”凌驾到了基本人权之上。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背后的“道德绑架”在作祟。

(上图:2018年9月,南京地铁三号线,一位已让座的中年男子猛踹未让座男青年)

而在被曲解的社会道德标杆的支撑下,原本出于人性关怀的“关照老年人”,已然朝着扭曲的“唯老独尊”迈出了一大步,这着实令人感到费解,也很让人惶恐。

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是各个群体之间的互相爱护与关照,不同个体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包容。年轻人尊老爱幼的同时,老年人也应当尊重和体谅年轻人,而用道德绑架来彰显自己“伟岸高大”的那些人,也应该收敛一下自己虚伪的行为,因为不管是谁都没有权力通过逾越法律的手段来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更别披着“道义”的衣裳,去伤害别人。请记住,一切的前提是从“尊重”开始。

“我关照你,是我对更高的精神文明的选择,这个社会提倡这么做,但并不是我必须这么做,所以你应该跟我说谢谢;我坐在那里没有把位置让给你,这是我生而为人的平等权利,你没有资格绑架我,要求我为你服务。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我很愿意帮助你,但请你尊重我,当我生病、疲惫,自己都自顾不暇,需要休息的时候,请让我安心地坐在那里,因为我也是人。你可以不心疼我,但请别用你的枷锁伤害我。”

写在最后:

值得肯定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在文明建设方面进步真的很大,通过多年的文明建设,我们中国人已然将一个“文明大国”的雏形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但在这一个过程中,道德绑架的现象层出不穷,也确实让“文明”的本质开始变味,原本美好的“人文关怀”,变成了令人畏惧的“流氓武器”,这也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确实需要有所改变了,我们应该从“互相尊重”开始,放下“唯我独尊”的思想;从告诉人们“这样做会更好”,改变以往“你应该这样做”的束缚性思维,给彼此喘息的空间,创造一个真正的,拥有“人文关怀”的美丽中国!

作者:刘斯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