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篇文章中追风要关注一下在南海上徘徊了好几天的今年第16号台风。

  在过去的两天中,对于喜欢关注台风的小伙伴来说,16号台风似乎比正在登陆的台风“摩羯”还吸引人关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摩羯”登陆浙江早就成了定数,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值得去关注。而南海之上的16号台风则显得有点复杂了,首先是中央气象台给他升格为热带风暴,这也意味着它要有台风的名份。而且在中央气象台的公报中它被标上了第16号台风的编号,这说明在中国,新的台风已经出生了。

  (GFS、GEM和NAVGEM三家机构对16号台风的预测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不过中国说16号台风出生没有用,最终还要日本气象厅确认才能给户口,所以我们在16号台风的后面还加了一个(未命名),这个确实有点尴尬。这个16号台风在南海已经转了好几个圈了,对于它未来要去哪里,小伙伴们差不多都知道,那就是继续转几天之后,然后再登陆,再往西边去。但具体怎么转,这个谁都不清楚,因为太复杂了,现在去预报它会再次登陆哪里,会具体经过哪里?在追风看来,基本上都是废话。因为就那么小的地方,那么近的距离,就算超级计算机再厉害,真的也很难算得清楚。

  (12日晚上日本气象厅终于开始报告16号台风了,但并没有给出长期的路径)

  不过这段时间广东的暴雨是少不了了,在第一次登陆广东的时候就有不少地方被淹了。

  (香港天文台预报的路径)

  其实,大伙现在最关注的就是16号台风的身份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日本气象厅才会给它命名。

  (中央气象台预报的未来96小时路径)

  我们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没有名分就像野孩子)

  (中国编16号,国际上可能要编17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前几天追风也说过了,在美洲生成的超级飓风赫克托正在向西太平洋靠近,它进入西太平洋后,对于这个抱养的孩子,JMA可能会给它重新起个名字,如果他先于南海的这个台风,那个这个辈份就有点乱了。

  (还要看日本的面子)

  (跟艾云尼一个路数。CMA先捡野孩子,过了许久混得一个名字)

  (也有网友着急了,不知道JMA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在关于16号台风的讨论之中,多数留言都是在探讨什么时候命名的事情。当然,暂时没有命名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可能中日两家气象台的预报的标准不一样,但是只要风力再加大一点,就算标准再不一样,日本气象厅也要给它命名了。

  而最新数据分析,16号台风似乎已经具备这个条件了, JTWC已经给名份了,编为20W,这是2004年来第一个在8月的20W,而且也是1971年以后最早的20W。

  (基本上每一报都不一样)

  在技术上来说,昨天登陆的“摩羯”将季风槽拖到125-135e,接下来“丽琵”也要接触季风槽,可能还会互相消灭不少,所以给了16号台风创造了机会,在脱离季风槽后他已经慢慢好转了,目前中心已经开始整合,后续发展被人看好。追风觉得今天晚上,或者是昨天凌晨,16号台风很可能就会拿回本该属于他的名字:“贝碧嘉”。

  小伙伴们觉得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