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她来了!关注校园冷暴力,南京高中生微电影作品获国际大奖

11月26日,

来自南京中华中学的3名高中生

拍摄的视频作品《嘘,她来了》

获第四届中国欧盟青少年电影节

最佳中学生影像创作奖,

这也是江苏省唯一入围并获奖的作品。

祝贺~~

在国际赛事上获此大奖

这真是很不容易呢

要知道——

本次电影节共征集到

中外青少年拍摄的近千部优秀微电影,

参赛作品不少

来自鲁汶大学、加州电影学院、

伦敦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等专业院校。

嘘,她来了!关注校园冷暴力,南京高中生微电影作品获国际大奖

到底是怎样的故事情节

打动了大赛评委呢?

让我们戳视频一睹为快吧~

《嘘,她来了》由中华中学的首届传媒特长生,高三(11)班管烨导演,高三(11)班高倪婕、张泽桦和高二(12)严煜昊等同学参与拍摄制作。

该影片是一部学生题材的微电影,讲述了青少年在校园中遭到的来自同龄人的欺凌。影片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校园冷暴力对学生带来的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给社会带来更理性的思考。

嘘,她来了!关注校园冷暴力,南京高中生微电影作品获国际大奖

“别看这部微电影只有20多分钟,但是前前后后花费了主创团队近1年的时间。”

指导老师朱青松说:

“光是剧本,就四易其稿。拍摄的时候,因为孩子们学习也比较忙,主要利用碎片化时间。编剧把分镜头写得很细,往往一个星期我们就只拍几个镜头。”

之所以想到这个题材,

是因为校园冷暴力是不太受大家关注的,

但却真实存在的现象。

朱老师表示:“中学生拍微电影一般都是拍青春、梦想,但也有一些现实问题值得关注。当然,观众不要对号入座,这部电影虽然是在中华中学校园里拍摄的,但故事素材和中华中学无关。”

嘘,她来了!关注校园冷暴力,南京高中生微电影作品获国际大奖

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

网友说:

我上初中的时候被勒索过,也被揍过,害怕得不敢和家里人说。更可怕的是,好像大家还都以此为荣,觉得欺负人很值得对外炫耀。好在我足够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离开了那里。跟一群优秀阳光的人在一起相处,自己也变得阳光起来。正处在阴影中的你要加油,你要靠自己摆脱。

网友说:

小学的时候一直被一男生辱骂,他看见我就骂,经过身边也要骂。后来高一高二也有遇到类似的男同学,自己躲一边哭,也没有人会安慰或者帮助我。每次看见他,我都低头速步离开。直到现在,高中同学聚会都不愿意去,因为他们,高中成为我学生时代最不愿意保留的一段回忆……

网友说:

曾经我被 欺负了整整三年,导致我现在不敢跟别人对视。虽然过去了好多年,但仍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弥补的创伤。让人绝望的是,老师家长只会认为那是在玩闹,但他们不知道少年做的一切都是率性而为,根本不会考虑造成什么后果。

有调查显示,

校园暴力92%受害者未反抗,

反抗的话,会受到更狠的殴打;

受害同学肉体上承受伤害不用说,

更多的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伤害,

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嘘,她来了!关注校园冷暴力,南京高中生微电影作品获国际大奖

孩子出现这些迹象时,家长要注意

1.身体伤痕。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人为伤痕,诸如瘀伤、抓伤及其它伤痕,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欺凌。要注意,如果孩子经常穿着长袖衣服,即便是温热天气也如此,他/她可能是想遮掩伤痕。

2.物品丢失或损坏。虽说有些孩子会把个人物品保管得乱糟糟的,但如果发现他/她经常丢失一些个人物品,比如说鞋子、首饰、文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件总是有破损,那么家长就要留心了。

3.如厕习惯改变。观察孩子是不是非得等到回到家才上厕所,虽然有点奇怪,但这也是受欺凌的一种征兆。学校的厕所由于位置特殊且不易受到监控,这里很容易成为校园欺凌发生的场所。

4.自尊心受挫。如果孩子经常回到家都带着伤心、沮丧甚至是哭着鼻子的情绪,那么他/她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校园欺凌的受害儿童,可能会变得很依赖家长,并且变得孤僻、怕生,而且显得缺乏自信。

5.自我伤害倾向。受到校园欺凌的儿童,很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或自虐的倾向。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行为,家长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有关心理咨询专家处寻求帮助。

6.不愿上学。如果孩子非常不愿意上学,甚至出现逃学、装病请假等现象,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孩子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他/她不愿意回到让其感到不适的地方。

7.睡眠出现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欺凌的常见表现,不可忽视。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江苏教育新闻网,网络整合整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