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把“多喝热水”挂在嘴边,作为健康提醒。但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指出,饮用过热饮品可能会引发食管癌。65℃以上的热饮被列为2A类致癌物! 医生也提醒,吃烫食会大大增加患癌风险,特别是导致食道癌多发。所以,过烫的食物或饮料一定要先放一会儿,千万别再劝别人“趁热吃”或“趁热喝”了!65℃以上热饮被列为致癌物。

过烫饮食带来的主要风险是对食道的损伤,这可能会增加食道癌变的风险。此前,研究者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相关性的迹象。有关“烫饮致癌”的人群研究证据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南美,在这里,人们有喝马黛茶的习惯(马黛茶是冲泡巴拉圭冬青叶子得到的饮料),而这些茶往往很热,饮用温度超过了65°C。研究发现,喝很烫的马黛茶与食管癌风险增加相关,而冷的马黛茶则不会产生这样的风险,也有动物实验显示了65°C以上热水的致癌性。虽然目前研究证据还不是非常充分,但考虑到高温对细胞的损伤,过烫饮品伤害食管的风险确实值得警惕。

当然,这不是说热汤、热茶都不能喝了,最重要的还是让它们稍微晾凉一点,降到适宜的温度。刚出锅的滚烫热食,还是等等再享用吧。

咖啡被从2B类致癌物的名单中移除,而至于咖啡,现在看来人们可以对它更放心一些了。在此之前,人们可能经常会在列举2B类致癌物时提到咖啡,这个分类的结论是IARC在1991年得出的,因为那时候有些研究发现喝咖啡与膀胱癌似乎相,。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证据完善了很多。

这一次,工作组的科学家们重新评估了这些年累积下来的更加可靠的数据。结果发现,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膀胱癌和咖啡之间真有相关性。科学家们指出,过去那些研究发现的相关性可能实际上来自吸烟这个混杂因素:吸烟和大量喝咖啡是相关的,烟草又会增加多种癌症风险,如果没有充分排除吸烟因素,癌症可能就会被赖到咖啡头上。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喝咖啡的人群罹患一些癌症的风险可能还比其他人更小。综合这些信息,工作组就将咖啡从2B类致癌物(可能对人类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中移除,挪到了第3类中(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人们依然可以安心享用咖啡——只要别太烫就行。

适宜进食温度为10℃-40℃ “过烫的水、食物的确对人体不太好。”苏北医院消化内科专家陈洁介绍,人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所以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在接触到75℃左右的食物时,娇嫩的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幸好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非常丰富,受伤的组织会及时脱落、增生、修复,所以偶尔一点点的轻伤可以很快恢复。

但是,经常爱吃烫食、喝烫水的人,情况可就不同了。口腔、食道黏膜在不断的热刺激下,一直重复着上面的修复过程,黏膜也就不停地增生增厚。增厚了的黏膜对热刺激的反应逐渐降低,爱吃烫的人如果还在追求“热腾腾”的感觉,就会陷入一个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要吃烫食的恶性循环。再加上食道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钝,往往受了伤自己也没有察觉到。

如果不加重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黏膜接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就会逐渐引发口腔溃疡、食道溃疡和食道炎等问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