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红砖,我们都晓得

  是传统建筑中常用的材料

  以前贵州好多老工厂、老建筑

  就是用红砖修的

  农村的老砖房

  红砖外观质朴粗糙

  看起来似乎有种“ 廉价 ”的感觉

  但其实质地坚固耐用

  又因为它多孔而具有通风、散热的效果

  所以在老式建筑中运用很普遍

  贵州师范大学老建筑

  随着时代的发展

  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新型材料层出不穷

  无形中对砖结构建筑

  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红砖的美感

  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忽视了

  贵阳1958创意园

  不过,近两年粗犷工业风的兴起

  又让复古红砖重回大众视野

  不管是作为建筑的外立面使用

  还是巧妙地运用于建筑内部

  搭配丰富的光影层次来营造一丝艺术感

  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获得一种极为惊艳的视觉效果

  遵义1964创意园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

  一座红砖建筑

  它已经成为无数网红必打卡的地方

  『北京·红砖美术馆』

  美术馆改造自农民养花的大棚

  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师

  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担纲

  美术馆与周边土地相结合

  在原有环境中生长

  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

  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

  打造出一座配备有

  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占地面积近二万平米

  其中包括8000平米的室外园林

  地上部分设置有8个展示空间

  包括3个集儿童活动

  公共教育等功能在内的休闲空间

  1个接待大厅、1个艺术衍生品空间

  地下一层配有三间适用于影像作品的放映室

  而院内部分则设置有

  学术报告厅、餐厅、咖啡厅

  会员俱乐部等配套功能区域

  橘红色的砖块

  在艺术家的设计与创作下

  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漫步于整个美术馆中,一步一景

  密集舒朗,方圆曲直,曲静幽通

  每个转角都令人流连

  由内而外看美术馆外立面的漏窗

  天光变化,光影也就随之变幻

  这样的处理,既引入外部的自然光

  也与馆外的车水马龙形成天然的屏障

  穿行在各个由红砖建造而成的

  展馆与各种建中之中

  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建筑艺术的美

  朴实简单的一块块红砖

  被艺术家们经过设计、建造

  形成了姿态各异的优美建筑

  红砖、灰色水泥与木质地板的结合

  让建筑有了生命

  不再是冰冷的感觉

  美术馆中绿草、树木与红砖

  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建筑也有了生命

  红砖美术馆地处北京市东北部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2012年12月初步建成并试运营,于201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目前红砖美术馆的永久收藏包括有:克里斯丁·莱默茨(Christain Lemmerz)、奥拉夫·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迈克·魁恩(Michael Kvium)、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黄永砅、吴山专和英格等等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

  

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顺白路马泉营西路路口西100米路北

展览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 - 17:30

票价:120 元

  其实,只要充满创意

  任何材质的建筑都能成为一件艺术品

  看着北京的红砖美术馆

  就一直在想

  要是把贵州老家的那些红砖房 像这样设计

  应该也会成为一道

  独一无二的风景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