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的新娘,在婚礼前,都会训练一下自己承受能力,但张锦云作为新女性,并没有提前适应。在封建时代,搭盖头、上轿和起轿,其实都没有婚礼的感觉,大家重视的,是拦轿、颠轿和哭轿。

如今的婚礼,偏向西方多一些,但这并非人们不爱国,而是西方婚礼便宜。毕竟,中式婚礼最大的场面不是拜堂,而是和轿子一起的一系列活动。
民国仿佛一个分界线,前面是旧时婚礼,后面是新式婚礼。而民国的婚礼,算得上中西结合,其中,杨志玖的婚礼最为典型。
一、穿着婚纱坐轿子
世界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有轿子这种交通工具,但最发达的,还是我国。
日本也有坐轿子,但实际上还是从我国学过去的。
在封建时期,轿子是最昂贵的出行方式了,最少需要四个轿夫。当然,两个轿夫的轿子也有,只是真的很少见。
日本的轿子仿佛一个盒子,两个人能轻松搞定,但我国的轿子从体积到结构,都不是两个人能搞定的。
在古代,轿子虽然昂贵,但女子都有机会做一次——当新娘的时候。
民国时期,还保留这个习惯。当时已经有了小汽车,但是能坐得起汽车的人非常少,所以,并没有普及。
杨志玖有些名气,但还是能够算在两袖清风的行列中。他也不是雇不起汽车,只是觉得这样太铺张浪费,所以,他选择在婚礼上采用了轿子这种较为节省的方式。
作为新青年,用轿子充当新娘子的交通工具,总觉得有些封建。思来想去,杨志玖让新娘子穿上了婚纱。
新娘子张锦云也是一个新女性,穿着婚纱的她,认为“颠轿”这种习俗,应该不会出现。当然,她错了。
有人拦骄后,她是真的慌了。
在封建时代,搭盖头、上轿和起轿,其实都没有婚礼的感觉,大家重视的,是拦轿、颠轿和哭轿。
二、相差19岁的婚礼
古代的新娘,在婚礼前,都会训练一下自己承受能力,但张锦云作为新女性,并没有提前适应。而且,她根本没想到会出现这么传统的习惯。
经过一系列的颠轿过程,张锦云险些呕吐。
她的忍受里真的很不错,为了避免婚姻上的出丑,她硬生生忍了下来。
这发生在婚礼上自然不是好事,所以整个婚礼的过程中张锦云都在忍受着。
只是,她并没有想到,这个封建婚礼,又没那么封建。
到达夫家以后,等待她的没有火盆和拜堂,只有自己丈夫在满脸笑意地等着自己。
原来,按照杨志玖的准备,这场婚礼的西方元素,遍取消了拜堂环节,而是采取西方婚礼的模式。
没有人恶搞,也没有繁琐的礼节,只有两人只是肩并肩站着,温馨且幸福。
两人相差19岁,并肩站着,却没有丝毫维和。
三、杨志玖,因家境限制了成就的才子
民国时期,所谓的才子大多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但是杨志玖却从未出过国。
他的家境实在是不好。
虽然,民国也有寒门学子出国留学的例子,但这些寒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寒门,毕竟,真正的寒门学子连出国留学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杨志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而成了一个合格的历史学家。
他的一路,其实都是靠着奖学金求学的。
他出身农户,早年丧父,读小学就靠着借贷和亲友的接济。
后来,他考进了著名的济南高级中学,也终于拿到了奖学金。高中毕业的时候,杨志玖以全省第三的成绩,获得了奖金,有了前往北京考北大的经费。
后来,他从北大到西南联大,结束了读书生涯。
虽然没有留学,但他的成就不低,在80年代重新开始博士招生的时候,杨志玖是少有的、能够同时带两个领域博士的博士生导师。
可以说,若是杨志玖的家境能好到足以让他出国留学的话,他的成就会更高。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