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直击进博会:盘点医药巨头的顶尖药械

(健康时报记者 井超 文/图)在近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三万平方米展区、八大展馆华丽展出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多家企业的创新技术产品。其中与百姓民生健康密切相关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各大医药行业巨头带来的“医疗尖货”纷纷亮相,成为进博会上最吸引人的网红场馆之一。

这些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将为百姓健康带来哪些创新改变,一起来探探鲜。

----筛查----

“世界最薄”手表式血压仪2020年国内上市

研发公司:欧姆龙集团是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在医疗电子设备领域,针对代谢综合症不同阶段,欧姆龙开发了血压计、血糖仪、温度计等产品。

医疗器械领域向来最能推陈出新独一无二的创新属性,这次参展很多带着“世界之最”的绝技冠压全场。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时测血压是每天不可缺的一个步骤,印象中测血压“把袖带捆在手臂上,充气、加压、放气,然后显示血压值”的方式,如今已变得更便捷。

进博会现场,欧姆龙带来了只有25毫米厚的“世界最薄”手表式血压仪。这款最前沿的血压计形似手表,可以戴在手腕,厚度仅25毫米,24小时实时监测血压变化。监控时如若出现高血压、心梗、中风等危险前兆,它会立即向患者腕部施压提醒。

据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网络企划部推广经理宋超介绍,这是可穿戴设备领域全球首个获得认证的血压仪。目前这款产品正在进行国内审批,由于产品形态、测量方式突破了现有的框架,欧姆龙正在与国家药监局共创标准,预计这款产品将于2020年左右在国内上市。

参展嘉宾现场体验全世界最精准的r800 验光仪。

七合一眼健康筛查仪开启眼科检查新时代

研发公司:依视路成立于1972年,由依视(Essel)和视路(Silor)两家法国公司合并成立,如今依视路遍及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在光学眼镜市场中享有重要地位。

不仅测血压变得越来越便捷,就连检测视力也有了新的改变。

测视力还靠E字视力表?去眼镜店只能查度数?传统手动的眼光时代,随着眼视光品牌依视路“七合一眼健康筛查仪”的到来而终结。

只需90秒,七合一眼健康筛查仪(WAM700)就能筛查人眼上千个生理参数,一次性完成对眼睛的全面检查,并形成7个方面的检查报告:双眼度数、昼夜视差、有无视疲劳、有无患圆锥角膜、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的风险、针对眼球特性推荐差异性的镜片产品、角膜可配什么样的隐形眼镜及是否适宜做近视手术。

以往,眼镜店验光只能筛查双眼度数等基础的视光数据,无法快速对眼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很多患者又没有去医院,结果就错失了预防保护和黄金治疗的时间。

而WAM700的快速、智能,让顾客在眼镜店就能获得视力医疗检查结果。在用户试体验期间,通过WAM 700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查出白内障和圆锥角膜高风险患者,其中圆锥角膜症状者年仅20岁,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将会有失明的危险。

----治疗----

工作人员展示同硬币大小相当的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只有胶囊大小

研发公司:美敦力是全球医疗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业务已拓展至70余种疾病领域,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敦力的最小心脏起搏器在进博会开始前就成为众所期待的“小网红”脱颖而出。

传统的起搏器贴胸壁植入,由于有导线和囊袋,影响患者的上肢活动。这款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系统是全球最小的心脏起搏器,体积仅有胶囊大小,比传统起搏器小93%,重量仅2克。

据美敦力市场产品经理谢璐佳介绍,“通过微创方式直接置入心脏,没有伤疤。无导线、无囊袋的设计让患者感觉不到存在,并降低了61%并发症的风险,使用寿命达到12~14年,兼容全身核磁共振扫描让植入后的患者有更多诊疗方式的选择。”目前该款起搏器即将在国内上市。

血流重建装置让卒中溶栓效果缩到2小时

研发公司:美敦力

脑卒中再通对时间要求极高,一般在发病3~4.5小时内进行治疗才能把握治愈机会。传统溶栓方式—静脉溶栓对大动脉闭塞再通起作用的时间较长。为尽快恢复脑血管通畅并延长脑卒中的救治时间窗,美敦力研发并推出全球首个基于支架原理取栓并用于临床治疗的装置——SOLITAIRE FR血流重建装置。通过大腿处约2毫米的微创口将取栓支架送入体内,送达脑血管堵塞部分,释放支架,抓住血栓后取出体外,迅速恢复脑部供血和功能,平均治疗时间仅40分钟,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死致残率。目前已在中国开始应用。

人工晶体带来技术革新

研发公司:强生是世界规模最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

对于需人工晶体置换的白内障患者,传统人工晶体无法模拟人的自然连续视力。此次强生带来的一款名为TECNIS Symfony的人工晶体,可为白内障患者带来清晰感官体验,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产品。与传统人工晶体不同,该晶体能模拟人眼的自然连续视力,无论光线明暗,对不断运动的物体能及时高清成像。这款人工晶体为单件可折叠式,其外径为13.0毫米,光学区直径为6.0毫米。采用专利的Echelette衍射光栅技术,实现了从远、中、近分离的高清视力到连续视程的飞跃。1.6mm宽大的中心环设计,让手术更简单,可耐受最高0.75mm的晶体偏位。

----诊断----

全球首台婴儿专用版核磁共振仪。

全球首个婴儿专用超导核磁成像系统面世

研发公司:美时医疗是一家留学人员创办的高科技医疗电子企业,致力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及产品生产,是全球领先的大型医疗设备产品公司。

“医生,我还是想咨询一下,这个核磁是检查什么的?孩子这么小做完核磁会不会对大脑有影响,听说辐射特别大!”在很多医院的核磁诊室外,都有患者家属会一遍遍的询问医护人员这些问题。

目前医院里的核磁检查设备都是适用于成人的,小儿用这样的设备做核磁检查,风险高,图片也不清晰。检查时间、噪声处理、移动便捷性等对婴幼儿的检查都带来了很大影响。

而对于每个家庭都捧在手心上的孩子,本来就患病,如果检查项目还有隐藏危险,就更让父母忧虑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此次进博会上,一款婴儿专用的超导核磁成像系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美时医疗研发的了全球首台婴儿专用核磁共振仪(NEONA),是婴儿专用的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

目前医院的成人核磁系统大概是5到6吨重,也就是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普通建筑难以承重,需专门设计地方来存放;这也是一般核磁检查室都很宽敞的原因。

而这款婴儿专用的微小型磁共振是总重量在2吨左右,可以直接放在儿童急救室,节省很多时间,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零距离地为婴幼儿诊断。虽然重量是成人设备重量的一半,但“儿童款”的精度却更高,成像精度可以达到3毫米,更有助于患儿更早地发现疾病以便及时得到治疗。

美时医疗国际销售及营销高级副总裁梁镜波表示,这款儿科机成像清晰、分辨率高、对比度显著、快速、噪音很低,能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疾病信息,同时给早产儿营造一个温度、湿度、氧气等维持生命指标的最佳环境。

对于这款让宝宝不动声色就完成检查的设备,国际医用磁共振诊断前主席、美国加州大学威廉﹒布拉德利教授曾评价说,“这是一款在婴幼儿诊断领域跨时代的创新产品。”

首台光谱探测成像CT一天检查100多病人

研发公司:飞利浦,1891年成立于荷兰,主要生产照明、家庭电器、医疗系统方面的产品。在医疗诊断影像和病人监护仪器、以及单芯片电视产品领域世界领先。

除了这款儿童专用核磁系统,CT界也有新突破!以往我们觉得CT大同小异,但其实CT也大有不同。

在飞利浦展台,很多 “硬货”同样来头不小。全球首台以光谱探测为成像基础的IQon CT,利用光谱探测器可以获得较常规CT多5倍以上的诊断信息,实现心血管疾病与肿瘤的形态学与功能学的精准成像,发现常规CT不能发现的病灶,践行精准医疗理念。一次诊断可以减少45%的重复检查,同时其使用的并行光速采集技术,大大加快了诊疗流程,可以实现每天200例以上的光谱检查,将极大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除此之外,IQon CT还有个“特异功能”就是快!据了解,IQon CT全身压缩感知成像可以让磁共振扫描加速数倍,一天可扫描100多病人,是普通磁共振的两倍。Vereos全数字PET/CT,采用飞利浦专利的数字光子探头,无需光电转换,直接获取数字信号,只需要传统1/10扫描时间和1/3用药剂量,每小时扫描病人数量达8-10人,是飞利浦肿瘤、心血管等疾病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人物”。

同样在诊断领域独树一帜的罗氏诊断,此次的展出也令人眼前一亮。

今年刚刚在中国上市的cobas e80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一管血就可进行90个项目的检测,是同类产品中全球检测速度最快的仪器。

不仅仅是仪器,针对全球医药市场备受瞩目的免疫治疗药物,罗氏诊断的PD-L1生物标志物检测已在海外获批上市,中国目前正致力于将其引入国内,尽快服务中国临床医生和患者。

----新药----

阿来替尼现身扫射小细胞肺癌

研发公司:罗氏公司始创于1896年10月,在国际健康事业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主要涉及药品、医疗诊断、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香精香料等四个领域。

“在父亲被确诊肺癌晚期后,不到10个月就去世了,发现的晚是根本,但没有高效药也是痛点。”

33岁的北京程序员张林(化名)说,在被诊断后,自己多次咨询多个医生,得到的答案都是肺癌,生存期非常短,随后就是让家属做好准备。

对于不能通过手术得到根治的大病,药品控制就是患者延长生存期的唯一希望。

在此次进博会上,除了直观技术体现的医疗器械,还有一些创新药也来到了展会现场。这些火速落地的特效新药,也将开启服务中国患者的新篇章。

全球制药和诊断领域巨头罗氏将肺癌新药安圣莎(阿来替尼)带到了展台,并启动安圣莎“全程服务,安心一生”的患者关爱项目。

安圣莎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可以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时间延长到34.8个月,是现有治疗方案的近三倍,还可以将患者脑转移的风险降低84%。

据报道,安圣莎8月已在国内获批,仅在欧美获批后9个月便进入中国市场,基本实现与欧美同步上市。在获批46天后,就开出了国内的首批处方。

创新药奥巴捷打破罕见病药上市速度纪录

研发公司:赛诺菲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企业,主要业务涵盖三个领域:制药、人用疫苗和动物保健。

同样是新药研发界的大咖,赛诺菲在进博会上主要展示具有突破性的创新药物和疫苗,包括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创新药奥巴捷(特立氟胺片)。

奥巴捷作为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国内首款口服型疾病修正治疗药物,创下了中国罕见病药物上市速度纪录。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终身、慢性、进展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病变,引起神经髓鞘的破损和剥落,致使脊髓、大脑以及视神经功能受到损害,患者的神经系统残疾逐渐加重,丧失自理能力、失明甚至失去生命。目前,全球有超过230万人患多发性硬化,发病率约为0.03%。我国预计约有超过3万名患者。

2018年5月,多发性硬化被纳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崔丽英教授曾指出,多发性硬化作为一种罕见病,大众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由于不同患者首发症状表现多样,特别是第一次发作在临床上经常会出现延误诊断。该病因有时间多发和空间多发的特点,易导致患者残疾。

目前,有限的药物选择和沉重的治疗负担是国内多发性硬化治疗面临的两大难题。

7月18日奥巴捷在中国获批,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的治疗选择,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年复发率,延缓残疾进展。

武田新药开创克罗恩病新疗法

研发公司:武田药品是全球制药和消费者保健行业跨国集团,在糖尿病、肠胃失调症和癌症领域主要产品有吡格列酮、坎地沙坦、兰索拉唑、亮丙瑞林等。

作为全球TOP20中仅有的两家亚洲药企,武田制药在中国已上市的产品以及即将进入中国的多款创新产品也纷纷亮相首届进博会。

这些新产品覆盖了霍奇金淋巴瘤、糜烂性食管炎、肉骨瘤、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多个疾病领域。而此次展出新产品中的Vedolizumab已进入国家药审中心发布的48个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名单,有望加速审批。

Vedolizumab 是首款肠选择性克罗恩病治疗药物。克罗恩病的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紧急而频繁的腹泻及直肠出血。这些症状会导致患者足不出户,对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及就业造成很大影响。

Vedolizumab是一款需要30分钟静脉输注的药物,每8周用药一次。该药物可以选择性对肠起作用,有助阻止白细胞进入,减少炎症及相关症状。

武田制药大中华区总裁单国洪表示,武田制药计划未来五年内在中国上市7个新药,未来在研发上将聚焦六大板块,分别是消化、肿瘤、脑科学、疫苗、罕见病与血浆制品。进博会开幕式当天,武田还与阿里健康开启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卒中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责任编辑:吴茜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