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不生育、不消费……这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的人群就是“低欲望群体”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出版了《低欲望社会》一书,他在这书中感叹道:“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社会就会陷入低欲望!” 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都无法得到刺激;年轻人会丧失物欲和成功欲。

这种状态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就是“佛系”青年。

网友 夏天 说:我就是这样,坐标某省会,家境算不上多富裕,但是在家躺着也饿不死,原来在银行上班了半年多辞职在家考研,我爸一天天“别着急,考不上就给你买个房子、车子,你就留在家里找个轻松的活就行了”。一天天活得特别佛, 家里不急着让我成家立业,觉得开心就好,每天有吃有喝,自己对大富大贵和很高的社会地位也没有什么兴趣。

对于低欲望的“佛性”青年。

有人支持:这或许是一件好事,年轻人开始有金钱以外的追求,社会的价值观变得多远起来,金钱将渐渐不会成为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

也有人反对:父母一辈为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才使得我们有资本“佛性”,也许会对现状感到舒服满意,但迟早也要组建家庭,要为下一代考虑,也要积极奋斗。

低欲望会令社会陷入巨大危机。

笔者认为,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低欲望社会难以称得上是一种健康现象。它甚至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冲击整个产业链条,令社会陷入巨大危机。

举例来说,在这一社会氛围下,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现象可能会愈演愈烈,加剧社会劳动力不足和消费萎靡问题。“不婚族”的增加会导致家庭消费的减少,年轻人不再考虑买房、买车,长此以往,房地产业、汽车行业和家电产业等将会面临巨大危机;不愿生子同样会使婴幼儿产品没有市场。且还意味着人口减少趋势难以得到缓解,潜在的劳动力和消费层也就会减少。这些都会给经济消费带来打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