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自长沙首条地铁2号线在广大市民的殷殷期盼中高亢鸣笛,宣告星城长沙正式进入“地铁时代”以来,1600多个日夜里,长沙地铁广大党员和全体员工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寒来暑往,风雨兼程,推动运营事业蓬勃发展、乘客服务推陈出新、客运数据节节攀升、安全管理责任压实、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多项关键指标跃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人民地铁为人民”理念得到普遍认可,广大市民越来越放心、舒心、尽心享受这一民生成果。

  客运指标稳步提升 客服质量亮点纷呈

  肩负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和民生事业骨干企业双重使命,长沙地铁人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开通伊始便以发送乘客人数35万人次、行车间隔6分40秒,创下了国内城市地铁首线开通初期最大客流和最小行车间隔的新纪录。截至今年9月30日,长沙地铁已安全运营1616天,运送旅客逾7亿人次,日均客流已逾66万人次,单日客流峰值突破105万人次大关;开行列车逾80万列次,列车运行图兑现率、网络平均准点率99.9%,运营时长基本覆盖旅客日常出行时段。磁浮快线安全运营878天,发送旅客696万人次,日均客流0.8万人次,开行列车11万列次。不断攀升的运营数据见证着长沙轨道交通正不断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发挥着愈加重要的公共交通骨干作用。

  

  从最初的21:30结束运营到如今末班车23:00发车,节假日更是多次延长至24:00,运营时长基本覆盖旅客日常出行时段的同时,也为长沙市民的夜间出行竭诚服务;行车间隔从最早的9分51秒,到2015年成功跨入“5”时代、2017年迈入“4”时代,再到如今最短行车间隔3分44秒,逐渐延长的运营服务时间与日渐缩短的行车间隔背后,是长沙地铁人多次增加上线列车,提升调度运转效率,缩减夜间检修天窗时间的不懈努力,为的是能使长沙地铁发挥更大功效,更好的服务市民出行。

  

  作为服务群众、惠及民生的窗口行业,“乘客说好才是真的好”始终是长沙地铁孜孜以求的最高工作准则。四年多来,长沙地铁始终重视乘客的每一个需求、每一句呼声。以“发行一日票、三日票““TVM自动售票机改造‘’“母婴换洗台”等为代表的 “星地铁心服务”项目,推出便民措施数十项,惠及市民上百万人次,举办“心系乘客·开门纳谏”乘客座谈会、地铁开放日等公益活动50余次。积极启动地铁公交微循环,开通14条地铁公交专线,打通市民出行回家“最后一公里”。升级车站车厢动态地图、售检票系统等功能,加大智慧地铁研发力度,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地铁APP,即将迈入“互联网+地铁服务”时代。打造全国首家地铁书院,开发了公益文化、创意文化等蕴含湖湘底蕴和地铁温度的数十个人文拳头产品。“人民地铁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也在一次次扎实有效的活动推进中深入人心。

  

  四余年来,长沙地铁服务热线总计接听来电咨询达5.3万余人次,志愿者服务累计长达30万小时。全线车站创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设有便民服务箱,免费提供针线、创口贴等应急实用小物件。组建“580青莲服务队”、公布“爱心专线”、发放“爱心便民卡”,在车站投使用“爱心雨伞”“免费充电桩”“免费无线网络”等便民利民设施,舒适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贯穿在长沙地铁出行的每一步。亲民惠民、便民利民的地铁运营逐步成为长沙民生事业新注解、新名片。

  

  全国轨道交通行业劳动竞赛“先进班组”“服务明星”“维修能手”,全国轨道交通企业工会联委会论文一、二等奖,全国“巾帼文明岗”、省级“芙蓉标兵岗”“芙蓉标兵百岗明星”“五一劳动奖章”、省市级工人先锋号、“长沙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纷至沓来的荣誉与肯定离不开广大市民对长沙地铁运营工作的支持、包容与力挺。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热情服务八方来客

  

  为把长沙地铁真正打造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文明窗口,长沙地铁全体党员和员工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地铁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从行业规范服务达标到文明窗口创建,从开展优质服务到倡导文明乘车活动,从青年志愿者服务到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城市文明建设营造浓厚氛围。至今已顺利完成4届长沙国际马拉松赛事、2届“轨博会”、第99届全国糖酒会,2017中韩足球赛等赛事活动的运输保障任务,社会反响良好。全面保障了十九大、全国两会、G20峰会、中非论坛、省党代会、人代会等各类国家省市重大会议期间良好运营秩序。配合开展“世界无车日”免费地铁出行、爱心送考等活动,获市民媒体一致赞誉。

  

  2017年盛夏,星城遭遇了超越“98洪灾”的连续强降雨和洪涝灾害。半个月的日日夜夜里,长沙地铁广大党员争当先锋,全体长沙地铁人与全市人民站在一起,以坚定的壁垒保卫了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让“众志成城”鲜活留存在2017年长沙市民的记忆。而2018年伊始直追“08冰灾”的恶劣冻雨天气里,长沙地铁人又一次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依靠,最终圆满完成了冰冻天气为广大乘客平安出行保驾护航的使命。这一切都源自于长沙地铁人勇担社会责任,笑迎八方来客的初心与坚守。

  安全责任压实强化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线。长沙地铁每年订立安全生产责任状,层层压实安全责任。联合省、市消防救援力量,实战实装练兵。近20次公司级演练,近80次部门级演练, 4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成立,建立完善了长沙地铁运营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注重精检细修,提供优质设备设施保障。仅2017年就共计完成车辆检修作业15500余次、通号设备检修9800余次、机电设备检修39400余次、票务设备检修近23000次。线网设备故障率逐年递减,列车运行图兑现率和正点率均常年保持在99.99%,优于国标水平。

  

  创新是地铁运营的推动力。四年来,长沙地铁不断深化科研创新与设备技改工作,开展两百余项QC课题研究,创立“劳模实验室”。不断求索、守正出新的长沙地铁人收获了省级“技术能手”、市公交系统微型消防站技术比武团体一等奖、市总工会技能竞赛多项大奖、市职工科技创新奖、市轨道交通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多项大奖,仅2017年在《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和《铁道机车车辆》等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已近30篇。

  

  被誉为空铁联运的“超级枢纽”的长沙磁浮快线是湖南磁浮公司科研技术创新的结晶。近年来湖南磁浮不仅创新了高精度要求的中低速磁浮轨道技术,掌握了中低速磁浮轨排、车辆、接触轨、悬浮控制、定位,建立完善了中低速磁浮列车的系统设计、制造等一系列标准体系,填补了我国车辆工程化和产业化运用领域的空白,更是首次在全国建立了中低速磁浮运营体系。《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设计规范》《长沙磁浮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长沙磁浮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等一大批行业、企业标准的编制,助力我国中低速磁浮的标准体系建立,获专利230余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曙光在前,站在“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历史大考前,长沙地铁广大党员和全体员工必将始终坚持“人民地铁为人民”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客运供给侧改革,提高线网资源效率,提升客运服务水平,探索推动智慧地铁建设。统筹做好“票房经济”“客流经济”“站场经济”“物业经济”文章,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更加便捷舒适,更加智慧高效,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 讯 员|陈雨阳

  文字编辑|赵 娟

  美术编辑 | 周睿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