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严重。 实际上有很多家长都只要求孩子要成绩好,却忽视了社交能力的培养。家长一些无意识的行为,也会间接地导致孩子社交能力差,不受小朋友喜欢,有时甚至也不受老师待见。作为父母应该放更多的精力去引导孩子如何交朋友,如何收获好人缘!

“不合群”的孩子,多与父母这3个行为有关 1、 家长的过分保护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种过分保护的行为使得家长从心里害怕孩子出去玩,害怕他们遇到什么危险。于是就一直让孩子在家里玩,这就直接导致孩子乍一出去和别的小朋友交往而感到不适,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出现“不合群”的情况。

2、孩子缺少家庭温暖 很多“不合群”的孩子会有着这样的性格:孤僻、自卑、内向等,造成这种性格的孩子大多家庭氛围不好,没能从家人身上感受到对自己的爱与陪伴,孩子性格就会越来越内向,甚至于孤僻。然后孩子会发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而感到自卑胆小,越发排斥与他人交往,久而久之孩子会封闭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不合群”。

3、父母过于溺爱孩子 一些家庭,所有人都依着宝宝,无论他的要求是否合理。而在这个家庭成长的孩子会有很大的脾气,不懂事,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时,也不会懂得尊重他人,只会懂得索取,以自我为中心,就像他在家里的表现一样。大家都不会喜欢无理任性的孩子,孩子就会受到同龄人的排斥,所以渐渐地这样的小孩子也会出现“不合群”。

4招帮孩子收获好人缘 一、鼓励孩子多参与群体活动 家长首先不要过分干预孩子的交往,顺其自然。孩子毕竟是一个成长中的个体,爸爸妈妈不能以某种借口去干预孩子交往,鼓励孩子们自由交往。一般生活中不合群的孩子,他的社交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也会比较弱,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自卑的现象。所以在平时生活中,也要多多鼓励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进行群体活动,这样在共同合作中更容易拉近宝宝与其他小伙伴的距离,也容易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二、教孩子坚持自我,不随意妥协 有些孩子会很看重自己的朋友,在挽回自己朋友时会随意附和,改变自己的原则,家长们需要提前和孩子说交朋友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我。当与朋友意见相左时,也不能冒犯顶撞他人。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家长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懂得尊重其他小朋友,学会与小伙伴们分享玩具零食不欺骗真诚对待好朋友。在等孩子们慢慢熟悉起来之后,家长也可以带宝宝主动到别人家里去串门;或者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准备一些零食和玩具,让孩子作为小主人招待小伙伴。

四、要提升孩子自身的能力

在成人世界里,有能力的人总是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亲近与信任。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也是如此。所以家长们也要让孩子们多一些特长,发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长处。这样孩子就可以在群体活动中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多帮助别人,可以吸引其他小伙伴来与自己交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