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古装剧“鹤唳华亭”以其沉郁苍美、严谨恪礼的独特风格给观众们带来视觉与情感上的强烈冲击,除了在服化道上严谨复刻宋朝的礼制与风俗人情,在传达对封建王朝中君与臣、父与子的关系的剖析外,更将一位百代文宗再次引入我们的视野中,重新唤起了我们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份沉恸与呐喊。 鹤唳华亭的太子萧定权身上闪烁着太康之英陆机的气节与光芒,其蕴含的儒家思想与处事作风与陆机如出一辙。 陆机出身于吴朝的高门望族,在西晋文坛上挥斥方遒,却在西晋王朝中宦海沉浮,其背后折射着的是南北方士族不可湮灭的矛盾。
陆机 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现象背后的门阀制度 1. 寒门在门阀制度下的出路 西晋初年,司马炎为了政权的巩固,延续了司马懿为夺取政权获得世族支持的门阀制度,效仿周朝将土地分封给27个皇室成员,给予世家大族优渥的待遇,甚至允许各藩王在封国豢养军队, 将九品中正制推向极致,除了给后来的八王之乱留下祸根外,还促使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局面的形成。 左思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将寒门学子比作涧底松,高门士族比作山上苗,由隐及显,鲜明的指出这一制度不合理的现象。战胜的晋朝世家大族理所当然的盘踞朝堂内外,北渡而来的南方旧族大势已去,自然更是被牢牢的拒之门外。 据史料记载,经历太康元年杨骏事件后,陆机在太康元年至太康九年,一直在家中闭门求学。太康十年,陆机与其弟陆云进入洛阳,只拜访当世名士张华。 《晋书·张华传》载“ 华少孤贫,自牧羊 ”,张华虽为寒士,却贯通古今,开西晋主流文风,凭借博学善政在门阀制度中获得武帝青睐,逐步迁升,最终官至广武县侯,邑万户。 陆机深仰其道,在张华的帮助下,陆机逐步在官场与文学上找到自己的道路,张华对陆机影响深远。张华的取仕之途为受尽凌辱与嘲讽求仕无门的寒门学子们指出一条别具一格的青云之路。
2. 南方旧族为了生存依附北方权贵阿谀谄媚 作为亡国之人,寒族子弟想要进入门阀出仕,依附于北方高门望族是上仕的主要途径,陆机也不例外。在门阀大家的把持下,社会风气日渐奢靡,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音伴随着政变频发严重地冲击着文人士子们,寻求一个稳固的靠山成为当时寒门士族躲避灾难追逐享乐的选择。 《晋书·刘毅传》载:“ 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金谷园二十四友应运而生。以贾谧为政治依托,石崇为经济基础,陆机、潘岳、左思、刘琨等才华横溢的文人为文学底蕴,组成一个以实现追求功名为目标攀附谄媚贾谧的团体。 因贾谧喜欢附庸风雅,陆机等人便把贾谧比作贾谊,写文章夸耀他,对其望尘而拜。刘勰曾批陆机文“繁采寡情”,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寒门士族必须改变自我,学习玄学,迎合上位者的喜恶,这是时代的悲音。 在各自为营的谄媚背后,触及利益的金谷二十四友很快就迎来决裂与倒台,“人之升降,与政隆替。”,贾后倒台后, 陆机竟凭借参与诛讨贾谧而迎来了其政治生涯的转机,被赐爵关中侯 。此中种种唏嘘,除了陆机个人品行操守外,南北方士族的矛盾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
二、南方士族在北方士族的凌辱与歧视中审视自我 1.亡国之耻的彷徨 归晋之士渡江北上,渴望出仕实现政治抱负的同时,亡国的切肤之痛使其在政治上自卑于北方士族,从东南子弟的文学创作中可以窥见其彷徨的心路历程。 刘勰言:“情动而辞发”,陆云《寒蝉赋》:“余昔侨处,窃有感焉”。 陆云借秋蝉隐喻江东士族处处遭受诬陷与打压的无奈与担忧。 更有甚者对于西晋朝廷做出反抗与不配合,据史料记载,在西晋灭吴之初,在江南仍有恢复东吴的歌谣四起。 陆机在退居华亭旧里的十年中,对吴国灭亡的现实仍旧难以接受,于是作《辨亡论》,总结吴国兴起与衰亡的原因, 他批驳唇亡齿寒论,认为要从吴国自身寻找原因,刘勰认为 “陆机《辨亡》,效《过秦》而不及,然亦其美矣。”。 除此外,陆机在出仕后,也曾多次起隐退之意,抒发追怀故国的游思。如《门有车马客行》《猛虎行》《吊魏武帝文》《招隐诗》等。
2.战胜者的冷漠与欺压 北渡的归晋之士常受北方士族的排挤与歧视, 《世说新语·方正》记载“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 在当时直呼他人祖先名讳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 陆机在面对北方士族的欺压时毫不退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晋书·陆机传》中:“又尝诣侍中王济,济指羊酪谓机曰:“卿吴中何以敌此?”答云:“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陆机分毫不让的机警与咄咄逼人的气势让南方士族扬眉吐气的同时,亦令自己陷入了危机之中。
三、南方士族出于文化自信与昔日荣光抱团对抗 1.昔日辉煌与儒家“忠”思想的督促 孟子云:“知人论世”,任何脱离时代背景与社会状况的揣度都是不可取的。 陆机乃是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其父陆抗是孙吴名将, 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规箴》中记载到,孙吴亡国之主孙皓曾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馀人。” 从此可见陆机世族在孙吴的地位。 然而,在西晋灭吴之后,再显赫的家世都化作烟土。为了稳固政权,北方世家贵胄们纷纷招募有识之士,昔日雄踞孙吴的陆家,怎甘家族就此沦落? 陆机因其名士之名,亦被杨骏所征辟,在为君守节与以身仕贼的犹豫中,闭门勤学十年后 ,长期以来备受家族“进取”意识的洗礼,强烈的家族荣誉感与对南方士族急需提高的社会地位的思量最终促使陆机入洛出仕。 陆机入洛出仕对其他归晋之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陆机的带领下,一批以陆机为首的南方士族逐渐形成一个活跃在北方士族中的新团体。
2.高门士族耽于清谈,奢侈糜烂,江东士族人才辈出 在门阀制度实施下,北方士族势力日益壮大,他们纵情声色,极尽人间之欢娱,放弃求文问道,日益沉湎玄学清谈,而寒门子弟却人才辈出, “三张两潘一左”无一人出自高门贵族,江东子弟多才俊,从“莼羹鲈脍”的张翰到“二陆入洛三张减价”的陆机兄弟。 青年才俊怀才不遇而世卿贵胄却沉湎享乐,陆机在《羽扇赋》中,含蓄地假借楚襄王、宋玉、唐勒与山西河右诸侯在章华台之会,论东吴的羽扇比中原的五明扇、安众扇更加自然、实用、妍丽,借喻即使东吴灭亡,江东子弟也未必不如北方士族。 体现了南方旧族对北方士族的不屑与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3.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少有奇才,文章冠世”的陆机,其张扬而不知节制的个性终为其招致祸患。张华曾劝陆机“ 子之才患太多 ”,然而陆机却未解其深意,招致“华亭鹤唳”。 据史料记载,陆机被成都王司马颖所救后,因其礼贤下士,不居功自傲,便追随于司马颖麾下,因陆机博学善政,司马颖让陆机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 然而陆机的前朝旧族身份令其御下的中原士族孟超、孟玖不肯配合其辖制,导致孟超全军覆没,孟玖趁机向司马颖进谗言诬陷陆机叛变,司马颖命牵秀秘密逮捕陆机后,陆机回想起华亭的鹤鸣,临刑前慨叹道 : “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老子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陆机等寒门士族若能藏巧与拙,知进退,或许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结语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仅仅存活了34年的西晋,于国家而言势必是不幸的,于文坛而言,动荡的社会背景反而造就了一批有学之士,推动了太康文学的发展,魏晋风度在历史上留下清傲俊逸的一笔。 太康之英陆机,穷其一生,于动荡中唱尽诗赋,于张扬中追逐功名与抱负。 昔日名士的风姿不复得见,然南北士族的矛盾依旧在历史的车轮的推动下继续分裂,融合,分裂,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愿能再听一次华亭鹤唳罢了。

文/史书传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