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明娟接受过太多好心人的帮助,一句“感谢”难言其意、难表其情,她只有用行动回馈社会,帮助更多像她一样需要帮助的人。苏明娟自己是经历过贫困生活的孩子,她知道上不起学的痛苦,她觉得,这些孩子比自己更需要这笔钱。

《增广贤文·朱子家训》
人活在世,不公之事十有八九。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家庭,但却可以选择自己的努力方向。面对不公和坎坷,有人破罐子破摔,也有人逆风而上。大家还记得曾经的大眼睛姑娘吗,那个叫苏明娟的女童?当年她那张《大眼睛》的照片一度在网上疯传,她那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里面透露的对知识的渴望,直直刺进每个人的心底。当时的她,还是连学费都交不起的穷娃娃,现如今,她已经做到了副厅级干部,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安徽省金寨县,一个不知名的偏远村子,是苏明娟的出生地。村子里面交通闭塞、条件艰苦,人们的生活都非常贫穷。很多家庭没有多少收入,负担不起子女的学费,家中的孩子们往往都是读了几年小学之后就选择退学,帮着干农活,等到一定年龄之后出去打工。眼见着年纪尚小的女儿就要辍学,苏明娟的父母心疼不已,最后愣是从寥寥无几的生活费当中挤出了100多元,送苏明娟去读书。
那个时候的100多元,是苏明娟一学期的学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何况是苏明娟这样,早早就体会到“生活不易”的山村孩子。山里的孩子上学总是不易。爬山,对别人来说是挑战、是运动,可对他们来说,却只是日常。每天要攀爬40分钟的山路,到达墙壁四处漏风的教室,桌椅都是老旧的破木板凳,所有的孩子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像是刚从泥地里刚滚过的。和这周遭破败的环境以及他们浑身灰扑扑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室里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那里面,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1991年,一位叫解海龙的记者来到了苏明娟的家乡做采访。当他艰难地穿过了山路,到达苏明娟每日上课的教室时,他有些吃惊。眼前的屋子甚至不能被称之为“教室”,四处都是破败不堪,只有前面黑板和教室里的桌椅布局,勉强能看出来像是教室的样子。孩子们对解海龙的到来觉得很好奇,时不时地抬头张望。就在这时,解海龙抓拍了下这张震慑人心的照片。
照片中的苏明娟,睁着明亮的大眼睛望向前方,似乎是在认真盯着黑板,但又好像是看着观众。这张照片公布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被苏明娟坚定清澈的目光所打动,纷纷捐款献爱心。后来苏明娟的家乡终于盖上了像样的学校,她和她的同学们,终于可以继续上学了。
很多好心人一直在关注着苏明娟,时不时地给她提供帮助。大家的恩情,苏明娟都深深记在了心里。上了初中之后,苏明娟把学费之外的捐款,统统捐给了其他的贫困家庭。苏明娟自己是经历过贫困生活的孩子,她知道上不起学的痛苦,她觉得,这些孩子比自己更需要这笔钱。小小的她,就已经有了这般的社会责任感。
在众人的帮助下,苏明娟成功进入大学。她通过勤工俭学,解决了自己的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学校给她下发的助学金,也被她捐了出去。课余时间,她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做志愿者,努力地回报社会。
毕业之后,苏明娟找到了一份银行的工作,这对于小时候的她来说,已经相当的体面和满足了。在得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之后,苏明娟将它捐给了希望工程,以此来回报自己曾经受过的帮助。
有时候,回报别人的恩情,行动比言语更重要。苏明娟接受过太多好心人的帮助,一句“感谢”难言其意、难表其情,她只有用行动回馈社会,帮助更多像她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她也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形象,鼓励了更多像她曾经一样艰难的孩子,不要丧失希望。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仰望星空,看到这世界上的光。如今的苏明娟,已经做到了副厅级的干部,但她始终没有停止做公益。她用行动回馈大家,也实力诠释了一句话:心怀感恩,拼搏不止。
参考资料:
《飞鸟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