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亳州

亳州, 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距省城 合肥 330公里,西部、北部与 河南省 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 淮南市为邻,面积8374平方公里,常州住人口516.9万人。

亳州是汉代著名医学家 华佗 的故乡,由于一代名医的影响,带动了亳州医药的发展,到明、清时期亳州就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中药“药都”。在中国《药典上冠以“亳”字的就有 “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四种,其中白芍占全国总产量的60%。全市中药材种植已达400多个品种,共有800多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8个中药材种植基地,药材种植面积65万亩。已经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

亳州建有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档次最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中药产业形成了包括现代中药研发、中药材种植、 中药饮片加工 、中药材提取物生产、中药保健品、中成药制造和综合配套服务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2、河南禹州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自西至东横贯全境。面积146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4.87万人。

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历史上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自春秋战国以来,神医 扁鹊 、医圣 张仲景 、药王 孙思邈 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 明朝时期,禹州就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

历史上,禹州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国“五大名瓷”之 钧瓷 的唯一产地,同时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禹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位列全国各项综合实力百强。

3、河北安国

安国隶属河北省,由保定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保定市南部,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处于环京津和环渤海经济圈中。总面积486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6个镇、3个乡;常住人口约38万人。

安国药业源远流长。安国市古称祁州,中药材交易已有千年历史,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湛,曾以“祁州四绝”名扬天下,赢得了“草到安国方成药,药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誉。安国中药文化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享誉海内外。安国药市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基地被列入科技部火炬计划。安国市现拥有中成药品种500多个,经营品种2000多个,辐射全国各地及欧美、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安国市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文化发祥地之一。

4、江西樟树

樟树市,江西省宜春市下辖县级市,江西省计划单列城市,江西省第一个全国百强县级市。樟树市位于江西省赣中地区,地处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人口63万。

樟树市历史上为清江县,樟树镇是江西四大古镇之一。以其特有的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闻名于世,是中国著名的南国药都。樟树的药业源远流长,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药材集散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誉。

樟树人采集、炮制中药材世代相传,掌握了许多秘传妙法,无论是炒、浸、泡、炙,还是烘、晒、切、藏,均有独到之处。优秀药工切的药片,“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色、香、形、味、效俱佳。樟树的药师、药工、药商走遍全国药材产地,采集、选购品质上乘的药材原料运回加工,使得樟树的药材品种齐全,质地精良。樟树因此成为全国中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中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