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头条】土右旗:提升乡风文明 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 李娜 海永和

土右旗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扩权强县”试点之一,是包头市唯一列入呼包鄂城镇群规划的旗县。作为首批入选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行列的旗县,土右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包头市文明委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小康社会和新型中等城市的总目标,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城乡统筹推进总思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乡风文明为重要抓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建设功能完善基础美的宜居乡村

厚植乡风文明的靓丽底色

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作为乡风文明提升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设施服务互联互通。编制完善县域乡村整体规划,实施全旗556个自然村、19大类、5300余项工程项目,实现农村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乡村学校、乡镇卫生院、幸福互助院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同质化、公务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快,有效解决了服务农民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拆并分类,扎实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大力推进特色村庄建设,充分挖掘整合当地历史文化底蕴、民族风情特点和自然生态资源,按照南部黄河风情小镇、中部自然风貌小镇、北部旅游休闲小镇片区布局,实施新村建设、整村改造、特色集镇三种村庄建设模式,打造了一批以晋陕文化、欧式风情、蒙元文化为内涵的沿黄沿线特色村庄,一批沉淀历史底蕴、彰显地方特色的沿山后山传统村落,全面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结合特色村庄建设,实施文明村镇交通线、示范带创建工程,打造形成北部沿110国道文明村镇创建交通线和沿河江公路、萨明公路两条示范带,获评市级文明村镇61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10个,全国文明村4个,文明村镇覆盖率达到70%。

建设村容整洁环境美的生态农村

完善乡风文明的治理手段

坚持把涵养保护生态和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乡风文明提升行动的基础工程之一,加快推进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积极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大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重点区域绿化力度,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31%;扎实推进环保综合治理,加大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力度,加快推进大青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力打造自治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共设施管理维护办法和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理制度,全面形成“户投村收镇运旗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坚持把乡村治理作为乡风文明的应有之义,采取法治规范、道德教化双重引导,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全旗201个行政村全部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乡贤理事会172个,逐步引导广大群众摒弃生活陋习,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好习俗、好风尚在农村蔚然成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建设兴业富民产业美的富裕乡村

夯实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

坚持把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农村发展实力作为乡风文明提升行动的基本保障之一,切实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充分依托美丽乡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 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实现产村融合、同步发展,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积极发展多元高效的现代农牧业,深入推进“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户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集中扶持设施农业集约种植和牲畜规模养殖,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利益。

积极发展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业,重点推动沿山村庄生态观光、沿黄村庄休闲垂钓、后山村庄养生度假等乡村旅游产业业态,高标准打造集采摘、垂钓、赏荷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渔家乐”68家,建成万亩林果观光采摘示范基地和黄河风情旅游基地,特色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实施“志智双扶育新风文明单位助力精准扶贫千百十工程”,瞄准全旗2543户贫困人口,引导全旗121家文明单位与帮扶村签订涉及10类385个项目的扶贫帮扶协议,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济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实现文明单位创建实效性和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积极性双提升。连续四年实施“星级文明户信贷金卡工程”,年均选树示范户200户以上、发放创业贴息贷款50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有效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建设和谐文明传承美的美德乡村

丰富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

坚持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乡风文明提升行动的根本任务,大力实施乡村道德涵养工程,全力打造 “土右人家”道德品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保护农耕、蒙元、晋陕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讲好“土右好人、名人、贤人”故事与深挖“土右人家庭观念、家乡情结、家国情怀”等优良传统相衔接,持续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按月发布、道德模范学习选树活动,不断深化新老乡贤寻访、家风家训征集等创建活动,创新实施文明家庭“六比六晒”创建工程和文明庭院“四步十二看”创建活动,选树自治区级身边好人、道德模范16人,获评市级以上文明家庭13户,创作《土右人家》乡贤故事集1部,“土右人家”道德品牌充分发挥出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用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通过4个全国文明村示范带动,全力实施以家文化、红色文化、融合文化、乡贤文化为主题的“乡村道德涵养工程”,加快推进沙图沟村“家文化长廊”、美岱桥村“土右人家”展览馆、西湾村“乡贤茶楼”、板申气“新风尚一条街”项目建设,规范12个家风家训馆、乡贤文化馆、村风村史馆,8个乡镇文化活动站,126个文化大院,453个小戏台,101个道德讲堂,208个草原书屋管理使用,进一步强化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繁荣兴盛农村文化,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本期编辑:李新宇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