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吉小平文图

  核心提示42岁的陈兴伟是宜阳县红旗路社区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是洛阳市公益顺风车宜阳分会副会长。近几年,这个顺风车协会从捎带过路乘客搭乘,发展到定期爱心公益活动,协会汇聚成一个爱心互助平台。现在陈兴伟手指一划,在手机上指挥着近30个顺风车团长,每名团长下面拥有百人以上的团员,顺风车让数千人享受到出行的便利,陈兴伟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穷乡僻壤,大货车成免费出租车

  “我以前开后八轮拉煤,经常路过偏远的村子,给想坐车的老乡捎上一段路很自然。”1998年陈兴伟开始当司机,常在青海河南两地跑车,一干就是15年。陈兴伟回忆,他跑运输常经过穷乡僻壤,以前通行的车辆少,村民出行难,他看到有的村民站路边向他招手求搭车捎带,每次都会爽快答应。陈兴伟说,后来他在开车途中路过村镇时,看到搭车的村民都会停车问,是否需捎上一段路,这习惯一直保持到2012年离开运输行业。

  随着城市私家车的普及,2014年他和几个有过相同经历的司机有了一个想法,“让空驶的私家车为更多的人提供方便”,洛阳市公益顺风车宜阳分会(下称宜阳顺风车分会)也在当年年底成立,陈兴伟任副会长。

  宜阳顺风车分会成立后,也遇到一些乘客的不理解。陈兴伟说,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顺风车司机和搭乘人联系时,都会准确约定搭车的时间地点。“一般我们会约定在搭车地点等5分钟左右,如乘车人不来,司机会等10分钟左右。”即便这样,乘客也会不理解,觉得不等乘客是给乘客添了麻烦。“我们的顺风车司机都是在做公益,自己也都有事等着要办,需要大家互相体谅。”陈兴伟说。

  聚少成多,私家车变爱心平台

  现在宜阳顺风车分会公益顺风车司机已有上千人,他们把这些司机组成20至30个团,每个团100多人,每个团都有微信群,陈兴伟滑动手指就能管理所有爱心司机。

  陈兴伟介绍了拼车流程:团员就是顺风车司机,会将出行信息提前几小时或几天上报给各团队团长,团长再将信息报给宜阳顺风车分会陈兴伟,陈兴伟会将信息分门别类后报至洛阳公益顺风车协会调度处,调度综合洛阳各区县的公益顺风车信息,再次分类后下发至各县市公益顺风车分会。像陈兴伟这样的县分会负责人,会把信息再分发至各个团长,团长在自己的微信群发布。陈兴伟介绍,这样的顺风车信息,每天早中晚各分发一次,团员在工作之余,完成了一条条公益信息的接力传递。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宜阳公益顺风车分会汇聚的团员发现大家聚集起来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陈兴伟发现,起初大家偶尔AA几十元聚餐一次,后来大家在周末平摊费用,开车去贫困山区或困难家庭做爱心慰问。一段时间后,大家获得了更大的心理满足。“每个人举手之劳的爱心,汇聚起来可以帮助更困难的人,参与活动的大人和孩子都从中收获了很多。”陈兴伟说。

  钱挣得了,更要花得好

  “钱挣得了,不见得能花得好!”陈兴伟说,他跑过运输、做过基建,在外面跑过许多地方,哪里能挣钱就往哪里跑,2014年他又回到宜阳老家,成为社区居委会的一名普通工作者。他发现做慈善,让手中有限的钱发挥了更大的效果。

  2015年年初,陈兴伟在网上看到宜阳县赵保镇于沟村李兴伟家的困难情况。当时他到李兴伟家,发现李兴伟是残疾人,曾在采石场工作时受伤后胳膊截肢,其妻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还有两个幼子要上学。“家里的负担很重。”陈兴伟说,当时他家的低保没办理。随后,陈兴伟立即组织团员开展爱心救助,捐钱捐物,解决了李兴伟眼前的困难,然后由熟悉低保流程的团员给李兴伟一家办了低保,随后李的妻子也顺利送进医院治疗。现在陈兴伟和宜阳顺风车分会的团员还会定期去看望李兴伟一家,在重要节假日送去慰问品。

  2017年春节过后,陈兴伟了解到宜阳县锦屏镇马窑交通扶贫小学因地处偏远,距公路和县城很远,学校设施简陋、师资不足。陈兴伟利用顺风车协会的内部资源,联系到洛阳市涧西区的天香小学。此后,天香小学每年都会用面包车拉去上千册图书捐赠给这所小学,还派出体音美教师给孩子们上课,而陈兴伟和他的团员们负责人员和物资的运送。

  几年下来,本不算富裕的陈兴伟为公益活动贴了不少钱,但他觉得自己的钱都花到刀刃上了,“做好事,感觉真好”,陈兴伟的话很实在。

  做慈善,让我年轻了

  “这些年我做慈善最大的感受,是感觉自己年轻了!”陈兴伟说。以前东奔西跑挣钱时,他感觉压力沉重,但自从持续做公益后,他面对了更多的孩子,和更多的弱势群体正面接触,让他发现了自身未被释放的力量,从而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活力和生活的动力。

  “咱不图吃不图喝、不图名不图利,既然做就把事做好。”陈兴伟举例说,每年高考时的爱心送考,参与的车辆很多,不光是公益顺风车协会一家。“人家都是开着陆地巡洋舰、路虎这样的豪华越野车接送孩子,我们都是很一般的车,比阔比不过,但我们把工作做到了更细处”,陈兴伟和他的队员们除了把孩子们送到考场,还会了解到孩子们餐饮、医疗和住宿等方面的需求。譬如对吃饭困难的孩子他们会中午送去盒饭。“我们的团员中,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干餐饮的提供一些盒饭也不值啥!”陈兴伟说,他们做爱心活动,一定程度上已经获得了广告效应。

  这些年陈兴伟和他的宜阳顺风车分会所有的信息沟通都在微信群,团员中经商的人很多,但大家却没有在群里发过自己的广告。“事情做好了,自然就会有回报。”陈兴伟坦然地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