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东北,冬天并不难见到街上穿貂的人们。有人认为穿貂是炫富,也有人觉得这和当地历史人文有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人们什么时候开始穿裘皮?

  

  满族及其先世(肃慎族系)有着相当久远的穿裘皮风俗,《后汉书·东夷传》称挹娄人“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那时候以裘皮为衣也算得上是一种“因地制宜”的选择。金太宗时,曾长期滞留金国的宋臣洪皓在其《松漠纪闻续》中称:“北方苦寒,故多衣皮”,宋、元间成书的《大金国志》也有“化外不毛之地,非皮不可御寒,所以无贫富皆服之”之说。

  不难看出这种看似奢侈的习俗风尚,实际上来自于适应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

  

  古代人物画中的女真人形象(皮服、皮帽)

  肃慎族系作为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游猎族群,虽然从考古学遗迹中可以明确看到农耕生产的痕迹,但并不能以之否认渔猎生产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重要比例。频繁的狩猎活动自然会出产数量可观的毛皮,稀薄的人口和丰富的野生物产环境,更使得这里理所当然地成为使用毛皮、出产毛皮和输出毛皮的所在。三国曹魏景元三年(公元279年),挹娄一次输入中原的商品中便有貂皮400张。编撰《魏略》的史家鱼豢,曾在《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明确记载挹娄“出赤玉,好貂,今所谓挹娄貂是也”

  可见,早在千年前“挹娄貂”便已享誉中原。唐时,素有“海东盛国”之称的渤海国更是长期将貂皮作为贸易品输出于唐与日本。辽代属于肃慎族系的黑水靺鞨五国部女真“岁贡貂皮65000张”

  曾有学者统计,明万历年间辽东马市半年(万历十一年至万历十二年间)的貂皮交易量高达47243张,而同一时期的朝鲜史料中则有一张貂皮可换耕牛一头的市值记录,貂皮作为明末女真社会贸易商品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颇有现代貂皮帽式样的金代女真皮帽

  毛皮种类知多少?

  如此庞大的毛皮交易量与市场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换言之,中原士人是有着裘服矜富夸贵之风的。考察先秦文献的记载,裘皮服饰在很早的时候便具备了一定的礼制特征。《诗经》有“羊裘逍遥,狐裘以朝”之句,《礼记·玉藻》中称“表裘不入公门”“童子不裘不帛”,而《晋书》中的“缓带轻裘”则成为后世描摹儒雅风度的点睛之笔。

  在清代以前的中原文化背景中,裘服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身份与财富的象征。只不过,当这种物化的象征遇到素有衣饰裘皮之俗的统治者,便开始趋于极致了。

  

  传为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中裘服的南朝陈文帝

  见于记载的古代裘皮种类名目繁多,大约可以粗略的分为貂裘、狐裘、鼠裘和羊裘四种,其中狐裘和羊裘较为传统。

  清代裘皮的种类更是随着满洲人的统治而得到极大丰富。清代裘皮的质量有粗细之分,这种区别不仅仅意味着价值的多寡,更是一种身份的区分。

  上乘的貂、狐、猞猁狲、银鼠、海龙(海獭)、虎、豹、羔皮等为细裘,为皇室及文武百官穿用。鹿、狼、猪、羊皮毛等为粗裘,为宫中底层杂役或平民百姓所用。

  穿毛皮的规矩

  

  裘之制者毛在外,而清代满洲人对动物毛皮的穿用是不局限于此的。作为清入关前重要的服饰面料,毛皮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范围。比如可以毛朝外制成端罩,毛朝内挂上外罩做成皮袄皮袍,又可以之制成官员跪拜、坐班时使用的坐褥。小一点的物件,则可以用裘皮制朝服的披领、暖帽的折檐,或以镶边的形式镶嵌在袍服之上。

  

  皇帝端罩实物

  

  端罩穿起来的效果图

  端罩本是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满洲人冬季御寒的必备装束,是一种无领、对襟、长及膝(请入关前亦有短款,似同于后世之马褂)、毛朝外的皮衣。入关后因生活环境的变化,端罩退出了满洲人的日常生活,进而演变为一种礼服成为国家冠服制度的一部分。

  

  康熙朝以降,朝臣文官三品以下、武官二品以下、蓝翎侍卫以下人等均不允许穿用端罩。

  

  清末民国时期的女式皮袄

  与端罩倾向于礼服的地位相对应的,是一种与裤搭配穿戴的不太正式的衣服——皮袄。顺治元年(公元1644),遇海难漂流到图们江北岸的日本商人竹内藤在其《鞑靼漂流记》中描述了他在北京见到的穿戴习俗。

  

  “鞑靼人无论大人,小孩都不怕冷,在他们身上,里面穿着衬衣,然后套上薄薄的棉衣,棉衣的外面是皮衣,皮衣的毛朝里面,外面用绸子做面。大臣穿天鹅绒(注:禽类的毳毛)的衣服,这种毛皮的颜色是灰鼠色,毛绒非常柔软细腻。大多数的人穿羊皮的衣服。人们都是上身穿皮袄,下身穿棉裤。”

  

  可见这种毛朝里的皮袄才是当时满洲人日常穿用的御寒上衣,而并非如今街面上常见的华贵貂裘。

  

  康熙皇帝貂镶海龙皮冬朝袍

  

  四出风貂皮褂(与端罩区别为皮褂毛朝里)

  清代以裘皮镶边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皮袍、皮褂内里用一种皮毛,在边沿处镶嵌以品质更优的裘皮,在不影响美观尊贵的前提下节约一部分成本(当然,帝后的镶边皮袍不在此例)。二是在一些较薄的棉服四维镶嵌以裘皮,主要起美观的装饰作用。而这种在朝服上进行镶边的行为,也曾被朝廷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如清乾隆三十年规定“武三品以下除职掌大臣及一等侍卫外,不得用缘貂朝衣”。

  

  清宫女士镶貂对襟马褂(做工式样确实漂亮)

  

  康熙朝镶貂朝裙,冬薄款,只有边沿为貂皮,内絮薄棉

  什么时候开始乱穿衣的?

  

  在中原封建等级社会体制内,服饰因具有直观、强烈的外在表现作用,长期被赋予着区分穿戴者身份地位的标识作用,正是贾谊之所谓“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也。

  清代的服饰等级制度也因循于此,在服饰制度上有着一道道等级森严、不可逾越的条律。其中关于以服饰材质体现身份等级的内容,对如何衣饰裘皮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貂皮朝服冠

  礼服中的冬朝冠皮檐的质地有黑狐、薰貂、青狐、貂尾等,等级越高皮质越好。康熙三十九年规定“军民胥吏不得用狼狐等皮,有以貂皮为帽者,并禁之”。

  前文提及的端罩因毛朝外制,似乎是最类似于当下貂皮外衣的裘皮服饰。清制从上至下,何时穿何式样的服饰皆有规定。清人崇彝在其《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称:“然道咸以来,京官之翰詹科道,及三品外官与有三品衔或顶戴者,亦无不翻穿以自豪矣”。可见即使在风雨飘摇的清末,世人对时尚奢华的追求也总归是要在礼制的范围内进行的。想来在纲纪尚存的大清王朝,还真不会有满街土豪争相穿貂炫富的景象出现吧。

  

  清代冰嬉图中的冬装臣工形象

  不分等级的使用裘皮衣饰是封建社会礼制崩溃、世风日下的表现,清末贵胄唐鲁孙先生曾经在其文中称“两宫既出,京师无主,抢劫之风大盛。贫儿骤富,衣饰穿著,皆不知所云。秋风普起,已裘狐满街”。寥寥数笔所勾画出的,是一副写实的白描之景。

  给隔壁活儿姐打个广告!

  果壳美丽店铺,进店就领无门槛优惠券!

  想变美的,赶紧收藏这家好店吧!

  更多近期精彩内容

  

  成年人坐公交出行,保命比啥都重要 《舌尖》之后,最好吃的中国人又盯上了这部限制级“食物A片”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自称“社畜” 5岁男孩超强简历:大家都有能力,孩子还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