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是该组委会支持、由欧美30多个代理商和独立电影片商组建的“戛纳虚拟市场”,将于6月22—28日展开为期6天的全球线上交易活动,为买家提供己完成新片的放映、片花、样片、项目路演和其它必要的电影市场服务,完全免费。还有,戛纳电影节规模最大的市场展有上千部新片要交易,权威度最高的“地平线”“一种注视”等单元有许多创新的独立电影要参展。

电影节作为电影产业的延伸,迄今全球共有3000多个。而经由权威的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盟(FIAPF)认证批准的大型竞赛性国际电影节为15个。其中,戛纳电影节今年是第73届,“本是一个歌颂生命、赞扬生活、如再生般的国际性活动”(该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弗雷茂语),原定5月12至23日举行,却因新冠肺炎病毒全球大流行而停摆。其组委会先是宣布延期至6月23日至7月4日。谁料法国政府的“禁足令”要一直执行到7月中旬。于是第73届戛纳电影节面临再延期甚至取消或者“云化“。

马克龙总统表示:“专业人士认为,戛纳电影节是电影业的重要支柱,必须通过各种方法使2020年戛纳电影节成为现实。”该组委会拟改在9月举行,但将与威尼斯电影节“撞车”,到10月戛纳又有电视节。至于取消么,电影节倒不怕赔偿,因它有储备金和基金支持,况且原先预算也只有3200万欧元。问题是今年有许多优质影片要借戛纳电影节特有的影响力作全球首映,如克·诺兰的《信条》、韦·安德森的《法兰西特派》、汤姆·克鲁斯的《壮志凌云2:独行侠》以及张艺谋的《坚如磐石》、田壮壮的《鸟呜嘤嘤》等。还有,戛纳电影节规模最大的市场展有上千部新片要交易,权威度最高的“地平线”“一种注视”等单元有许多创新的独立电影要参展。戛纳电影节在影史上的意义超出群星荟集的盛会本身。 今届戛纳电影节更是全球电影产业的风向标。在其前的美国翠贝卡电影节、迈阿密电影节、法国的真实电影节、德国的慕尼黑电影节和沙特的首届红海电影等均取消。大型电影节停摆,不但让广大影迷无法对新电影一睹为快,全球电影精英少了宝贵的面对面讨论交流机会,而且大量优质影片被挪入下个赛季造成评奖困难,更要紧的是电影交易无法进行,成片制作资金难以回收,而新片项目难以融资开发。可见疫情暴发给整个产业带来的损害之大。 众所周知,电影节具有多种功能,其中褒扬功能和交易功能尤为重要。前一功能是通过评奖肯定某些题材、类型、风格和流派,从而促进世界电影的多元化发展。戛纳电影节的评奖一向具有风向标意义。后一功能是通过市场提供新片发行、销售、经纪和版权交易平台,全球约70%的电影交易是在戛纳完成的。至于开幕式、颁奖式和红毯秀,所呈现的仪式感並非最重要的。当然,电影节还具有带动旅游、餐饮、时尚等的溢出效应。如今在疫情之下如何举办电影节以发挥其多种功能,的确是个亟需探讨的课题。依靠流媒体亦无法立即筹备多个线上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组委会正在筹划解决方案,其中之一就是转型即“云化”,比如“云评奖”“云交易”。目前已定下来的是“云交易”,构建两个线上交易平台。一个是该组委会支持、由欧美30多个代理商和独立电影片商组建的“戛纳虚拟市场”,将于6月22—28日展开为期6天的全球线上交易活动,为买家提供己完成新片的放映、片花、样片、项目路演和其它必要的电影市场服务,完全免费。另一个是官方市场展设立的虚拟电影市场平台,代替以往的线下官方活动,且更多是履行预约观看经筛选的、固定时段的放映活动以及预约会议等,但要付费。上述“云交易”时线上放映新片恐有被盗版的风险。

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终究要在年内举行,如何应对疫情,戛纳电影节等的“云化”做法不妨借鉴一下。美国有个叫“西南偏南”电影节采以线上评奖方法,即先让评委和媒体记者在线上观看全部参赛片,评选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然后联合亚马逊视频点播平台,将部分获奖影片免费供公众观看。让广大观众参与进来,虽然少了点票房,但普及电影文化的意义更重大。 (严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