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英国在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帝国后,成了说话最硬气的国家。难觅对手的英帝国制定游戏规则并主导国际事务近一个世纪,史称“不列颠治世”。
进入二十世纪后,美国及欧陆德国相继崛起。竞争对手的出现,让英帝国再不能如以前那般,吸血全球供养一国,衰退已不可避免。
二战后饱受摧残的英国筋疲力尽,再也无法支撑庞大的殖民地体系,各海外属地掀起“分家潮”。1947年,英国的“金库”以及最重要殖民地印度,也甩手离去。
失去印度意味着什么,英国十分清楚:自此摩托变单车,从帝国降格为王国。
英国也满怀无奈:“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当时印度已经觉醒,再如以前那样强行压制,弄不好会把自己搭进去。
因此英国很明智的选择了战略收缩,各位去留自便绝不强迫,对我小英尚存眷恋的,就加入英联邦挂个名,大家也好互相帮衬一下。
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南美大国阿根廷激怒了蛰伏已久的英国,强行出兵有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却不料弄巧成拙引爆英国。
马岛位于阿根廷东侧500多公里的大西洋中,离英国有13000公里,历史归属较为复杂。先是英国人建立定居点,被西班牙人赶走后,又卷土重来占据西福克兰岛。
西班牙人撤离南美后,其殖民地阿根廷独立并宣称对马岛拥有主权。然而尚处国力鼎盛期的英帝国,对此声明根本不予理会,在十九世纪轻易将阿根廷人驱逐出岛,并占据至今。
由此马岛成了横亘于英阿之间的遗留问题,谈判不断。英国对马岛的态度较为暧昧,一度有归还的意思。但双方在步骤上分歧较大,英国希望是渐进式的,而阿根廷希望英国人“马上滚出去”。
英国防大臣曾制定撤军草案,并限制该岛居民全面公民权。马岛如同一块鸡肋,岛上仅几千人放牧为生,并不能给英国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利益。
英国等得阿根廷等不得,国内经济恶化,收入增长有限、通胀却达近六倍,愤怒的民众们决定发动长期大罢工,这使阿根廷急需通过在马岛的胜利,释放国内如火如荼的矛盾。
1982年阿军强行登岛,驱逐为数不多的英驻守部队和警察,宣称收回主权。
此举令英国极为愤怒,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打脸:我主动归还可以,但你硬抢绝对不行,咱家虽然不比从前,却还没沦落到遭受一个畜牧国家侮辱的地步。
马岛和印度不同,放手印度是虚弱期英国不得已之举。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的英国,虽未重上日不落巅峰,却也恢复了几分元气。国内工业框架在那,用来对付以农牧业谋生的阿根廷,底气还是足足的。
阿根廷的行为更像一个赌徒,天真地认为远隔万里的英国不会动手,会吃下这个哑巴亏。近邻美国关系很好,和法德也维持着紧密的商业联系。事实证明,阿根廷显然高估了自己。
战争刚开始,阿根廷这些昔日密友纷纷倒戈。美国不用说,英是其全球战略伙伴,法德也宣布中断对阿武器供应,阿根廷军队被“断炊”。
对阿根廷来说,这是一场还没开打就已输掉的战争,虽然该岛就在家门口,毕竟隔着几百公里的海面,所有战机只能从本土起飞。相比拥有两艘航母的英特混舰队,阿方不具备任何地理优势。
其薄弱的工业体系,是败局已定的另一因素,主力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是二战时期珍珠港的幸存者。虽有买来的若干先进装备,如幻影战机、飞鱼导弹等,但自从法德“反水”后,就处于无法补充的尴尬境地:缺少零件的飞机难以维修,导弹打一颗少一颗,根本玩不下去了……
反观英国征用大批民用商船进行改装,源源不断补充到远征舰队中,两国的战争潜力根本不是一个层级。
在夺岛作战中,制空权是决定性因素,拥有制空权就能获得制海权,就能把孤悬海外的马岛团团围困。虽然阿空军拼死抗争,依然没能挽回败局。英国只用了两个月,就俘虏了马岛近万阿根廷守军,大获全胜。
阿根廷为自己的轻率付出惨重代价,战败引发更为剧烈的示威活动,导致军政府倒台。而经受胜利洗礼的英国,民众情绪空前高涨,找回了些许昔日的荣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