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俱乐部官方宣布,俱乐部疫情期间的降薪方案已经正式开始执行,球员与教练员的工资降幅从10% 至50% 不等,降薪周期从2020 年3 月起,至2020 赛季联赛正式开始时。尤其是一些中小俱乐部的核心球员,如果因为降薪问题产生不满,被一些豪门球队“乘虚而入”,无疑是一件很受伤的事情。

  疫情之下,以五大联赛为代表掀起的“降薪潮”正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而在中国职业足坛,虽然足协也发出了倡导各级别俱乐部降薪的倡议,但因为没有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也没有强制性,加上大多数俱乐部存在沟通等各方面顾虑,始终没有人愿意成为“出头鸟”。   没想到的是,在今天下午,一支中甲俱乐部居然成为中国职业足坛降薪领头羊,这就是新疆天山雪豹。俱乐部官方宣布,俱乐部疫情期间的降薪方案已经正式开始执行,球员与教练员的工资降幅从10% 至50% 不等,降薪周期从2020 年3 月起,至2020 赛季联赛正式开始时。   在公告中,俱乐部表示这次降薪从四月中旬开始,一共经历了三次沟通和协商(4 月15 日、4 月21 日和4 月24 日),充分征求了球员和教练员的意见。得到了包括队长帕尔哈提、主力门将顾俊杰,以及张奥、努尔买买提等球员代表的支持。主教练费尔南多更是在球员微信群中发了一封长信:“我们不是富有的球队,也不是最强的球队,但我们相信没有球队像我们一样拥有强大的心脏,也没有我们坚韧,我们要坚信这一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疆队投资方君泰集团今年有多个项目处于停滞状态,集团董事长王志坚也多次提出:新疆队在2020 赛季的目标就是为生存而战,毕竟球队一直以来在中甲的投资力度都是“倒数前三之列”。回看新疆队过去的几个赛季:2014 年,球队的总投资不足1200 万元;2015 年和2016 年,球队对外公布的投资额是3000 万;2017 年是5000 万;2018 赛季有所提升,但也未超过6000 万;2019 年也是6000 万左右。算下来,新疆队在中甲六个赛季的投资额不足3 亿元。   即便如此,在许多二三级别球队纷纷出现欠薪等情况的当下,新疆队依然做到按时发放工资,不拖欠球员薪资。而这次在疫情期间第一个站出来,做中国职业联赛降薪的“出头鸟”,虽然对缓解俱乐部生存来说并不一定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却让人看到了每一个队员、教练员愿意和俱乐部共存亡,共克时艰的精神。   那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有了,后续还会不会有更多球队跟着加入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跟风者恐怕不会太多,尤其是中超各俱乐部,“按兵不动”依旧会是大势所趋。毕竟对于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豪门俱乐部而言,因为母公司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即便也会受到疫情冲击,但也不至于“伤及筋骨”,对俱乐部的投入也不可能短期内骤然削弱,减薪的意愿自然不会强烈。即便按照足协给出的“疫情期间30%的幅度减薪”的“一刀切”额度,这点儿钱对于这些俱乐部的母公司来讲也算不了什么。但是为了省下这点钱,球队还要跟球员重新谈合同,反而会让球队觉得自找麻烦。比如恒大方面对于减薪的态度就是:目前球队的薪资不会对集团财政造成压力,三月的薪资依旧会按全额发放,这样球员也能更安心地训练备战。   而对于那些生存处境并不好的俱乐部来说,他们或许有降薪的意愿,但一旦捅破了球员与俱乐部之间的那层窗户纸,可能会让部分球员产生想法。尤其是一些中小俱乐部的核心球员,如果因为降薪问题产生不满,被一些豪门球队“乘虚而入”,无疑是一件很受伤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处境不好的俱乐部向来对“经营困难”这几个字讳莫如深,一旦主动商谈减薪,难免会被当做经营困难的“证据”。所以,这些俱乐部宁可让子弹再飞一会,或者是等足协下发具有约束力的文件,才有可能在降薪上有所行动。毕竟,不是每一支球队都能像新疆队这样的。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