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狗界传说”一词时,

众多铲屎官纷纷齐声提名一只汪:

“哈!士!奇!”

除此之外,

哈士奇还点亮了许许多多的属性称号:

“拆迁队”、“撒手没”

“一哈胜三虎、二哈沉航母”

不过其中最深入人心的还是——

帅!

傻!

长着一副俊俏外表的它,

被铲屎官们称为“二哈”绝不是没道理的!

常常能陷入自己的世界里!

也不知道在嗨什么?

挑逗喵星人是分分钟的事,

反正无知汪无畏!

难道哈士奇是真的24K纯傻么?

拆东西、狂奔、不听主人的话,

真的是因为智商不高吗?

“事实上二哈并不二,还是优秀的工作犬。”

作为“雪地三傻(哈士奇、阿拉斯加、萨摩耶)”的一员,哈士奇作为寒带工作犬有着悠久的历史。

骨骼强壮、被毛厚重、红肌比例大且耐性极强、咬合力惊人,这些都是人们长期选择出来的优良性状。

作为长期选择下来的寒带工作犬,哈士奇的服从性自然是极高的。

哥伦比亚大学在温带对哈士奇的服从性进行了测试,发现在适龄时进行15-20次的专业训练,哈士奇即可对人类的指令产生基本的理解与执行。

哈士奇能够以50%的几率立即回应训练者的指令,绝大多数哈士奇有着中等程度的服从性以及智商。

他们也认为在接受长期、往复、耐心的训练后,哈士奇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够发挥与目前欧美主流警犬(德牧)相同的工作效能,可见哈士奇并不傻。

作为冰天雪地里与狼极其接近的犬种,哈士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犬种之一,最初是用来集群参与雪橇牵引、大型狩猎、引导驯鹿、守卫村庄等工作,能够完美的适应西伯利亚的极端严寒环境。

如此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哈士奇喜好群居、如狼般拥有等级制度,也具有犬中较强的领地意识,这般习性使得哈士奇更适合与其他哈士奇们聚集一起,在如雪地之类寒冷且广阔的环境里奔跑与嬉戏。

如今哈士奇被说二,多数是因为铲屎官觉得它服从性差,常常撒手就没、见墙就拆、逢物就咬,但其实这是大多数家养哈士奇不适应环境的结果。

撒手没是因为运动量严重不足,奔跑一小时对它来说那叫热身。

见墙就拆、逢物就咬其实是犬类分离焦虑与环境焦虑。

犬类与同类分开、与适宜环境分开而导致的焦虑、不安等,是明确的犬类心理疾病,症状常见犬类频繁刨地、肆意破坏、食欲降低。

最后,再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哈士奇的故事:

1925年,致命的白喉传染病肆虐阿拉斯加的诺姆镇,存有救命血清的城市离这个小镇千里之远。

一群哈士奇拖着雪橇穿越猛烈的暴风雪狂奔五天半将救命血清运送到这个小镇,纽约中央公园至今树立着雪橇队领头犬贝尔托的纪念碑。

所以每只汪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和故事!

天下绝对没有一只汪是天生傻汪!

主人的耐心教育和认真训练可是十分重要的!

铲屎官,你又是如何教育自家狗子的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