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国术”。其实,有不少中药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引入的。 《本目纲目》中,凡药名带有“胡”、“蕃”、“海”、“洋”等字的,均是外来药材。如主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的番(蕃)红花,便是从波斯和西域传入的。再如治疗皮肤病极有效果的阿勃参,“出拂菻国”,即东罗马帝国。 成书于唐末五代的《海药本草》,是定居中国的波斯人后裔李珣编撰的,书中记载的外来药物达124种。 外来药材进入中国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是中国人去海外找寻购买,二是外国人来华进贡或贩卖。具体路径上,汉唐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之后则以海上絲绸之路为多。 如果说张骞通西域带回的药材植物还有随意性的话,隋唐以后则多是目的性很强的主动寻购了。《隋书·波斯传》在介绍了波斯枣、附子、无食子等波斯物产后称:“炀帝遣云骑尉李昱使通波斯,寻遣使随昱贡方物。” 宋朝以后,随着中国航海技术进步,“万邦来朝”,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将许多物产运销中国,其中药材是最重要的品种。明郑和“七下西洋”带回了大量海外奇珍,药材占相当大的比例。 阿拉伯医生对十三四世纪的中医影响最大,其中有不少在元朝时还担任医药机构的官员。如忽必烈任命阿拉伯医学家爱薛掌管西域医药司。至元七年(1270年),西域医药司改为“广惠司”。 阿拉伯医生、印度医生还带来了高超的外科医术,如在现代都有难度的开颅手术等,元陶守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之为“外科奇术”。最早记载外国医生来华做开颅手术的是唐朝,《新唐书·拂菻传》称:拂菻国,“有善医,能开脑出蛊,以愈目眚。”

(摘自《北京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