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了多年之后再看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并不是在一开始就被俄国打败的奥斯曼土耳其或者英国和法国,而是远在重洋的美国。1853年,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第九次战争爆发,在此之前,经过数次交手,俄国成功地保住了南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和高加索部分地区。

俄罗斯族属于东斯拉夫人,大约在1万前左右,古斯拉夫部落生活于亚洲西部与欧洲接壤的地带,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逐渐迁移到了东欧地区。在以后的几百年间,斯拉夫人并没有发展成为统一的民族共同体,而是逐渐形成了西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公元8世纪,斯拉夫人广泛分布于中欧、东欧、南欧,斯拉夫人在其所居住的地区逐渐形成了各个民族和国家,俄罗斯人就是其中的一支。
俄罗斯人起源于东斯拉夫人中的罗斯部落,公元9世纪时,在今乌克兰基辅为中心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基辅罗斯国也是现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前身。1147年,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1156年,弗拉基米尔公国尤里·多尔哥鲁基大公在莫斯科修筑泥木结构的克里姆林城堡,后来在克里姆林城堡及其周围逐渐形成若干商业、手工业和农业村落,这便是莫斯科城市的雏形。1283年莫斯科公国正式建立,1325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达(1325年~1340年在位)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史称伊凡一世,1328年,伊凡一世获得替蒙古人征税的权利,由此莫斯科公国在罗斯诸国中逐渐崛起。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蒙古人获得了独立,结束了受蒙古人240余年的统治历史。在此之后,莫斯科公国陆续合并周边其他公国,中央集权的统一的俄国逐渐形成,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史称沙皇俄国。
俄国的历史就是不断扩张的历史,以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公国为基点,逐步成为世界面积第一大国俄罗斯,不得不说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个奇迹。作为一个内陆国的莫斯科公国对于海洋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对于最初获得的北冰洋沿岸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出海口。1700年到1721年,为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俄国同瑞典王国进行了20年的大北方战争,最终俄国取得胜利,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地区(圣彼得堡及其附近地区),在圣彼得堡,俄国建立了其历史上的第一个舰队波罗的海舰队。有了第一支舰队后,沙皇俄国开始升级了,1721年10月,彼得一世被俄国枢密院封为“大帝”,俄国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这时候的俄国,往西就是欧洲列强,往北就是北冰洋,往东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在远东地区,除了清朝外几乎没有强劲的对手,往南,俄国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它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年—1922年)。和俄国一样,奥斯曼帝国原本也只有一块小区域,奥斯曼土耳其人是依附于塞尔柱突厥所属罗姆苏丹国下属的一个小型部族,1299年,其首领奥斯曼(1258年~1326年)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之际正式独立,从此不断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帝国。1676年,两个帝国终于因为对乌克兰的争夺爆发了第一战争,此后的200余年,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进行了数次交手,大的战争共有10次。
1853年,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第九次战争爆发,在此之前,经过数次交手,俄国成功地保住了南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时的俄国堪称“欧洲的宪兵”,对已经虚弱不堪的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巴尔干半岛发起了争夺。1853年7月,俄军进驻多瑙河沿岸的摩尔达维亚(包括了今罗马尼亚东北部、摩尔多瓦、乌克兰的局部地区)和瓦拉几亚(今罗马尼亚)。10月双方正式交手,奥斯曼帝国很快就被俄军打败。然而英国、法国却不能坐视俄国继续在欧洲的扩张之势,1854年3月,英国、法国向俄国宣战,1855年1月撒丁王国(撒丁王国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向俄国宣战。形成了事实上的多打一的局面,双方在在波罗的海、高加索地区以及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生了战斗,但是双方的主战场是位于黑海地区,因此这场持续3年的战争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堪称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无线电通讯被第一次应用于战争,新式线膛步枪、蒸汽动力战舰、天气图等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科技开始应用到战争。1855年3月2日,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尽,1855年9月,俄国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重要军港塞瓦斯托波尔被英法等联军攻陷,俄国黑海舰队遭到重创。这场战争,俄国几乎是惨败,从1856年签订的和约来看,俄国不仅把战争初期所获得的都吐了出来,同时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这等同于被卸掉了一个胳膊。这场战争不仅暴露了俄军的装备落后,英法联军装备蒸汽动力的铁甲战舰将俄国的旧式帆板战舰打地毫无招架之力,更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大的落后。
过了多年之后再看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并不是在一开始就被俄国打败的奥斯曼土耳其或者英国和法国,而是远在重洋的美国。在这场一对多的世界级大战中,俄国几乎是拼劲了全力,俄国投入了兵力达百万以上,几乎是倾囊而出,在战争中不仅伤亡巨大,俄国对此投入的人力物力更是巨大,战后俄国的财政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亚历山大二世继位后,为了缓解紧张的财政,同时防止当时的英国趁着克里米亚战争胜利的余威占领阿拉斯加(当时的加拿大是英国的殖民地),决定把当时俄国控制的阿拉斯加卖掉换钱。
1784年,俄国人越过白令海峡,在阿里斯加的三圣湾建立了居民点,从1799年起俄国正式管辖阿拉斯加。然而俄国突然发现对于这块面积相当于三个法国本土面积的地方,想卖却很难卖出去,俄国在征求了除英法之外的几个潜在的买家后,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对这块苦寒之地不感兴趣。俄国最后把买家锁定了美国,其实美国人也不愿意买,当时美国的时任国务卿西沃德却对此非常感兴趣。在1867年,俄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当时的美国的很多人都认为他们的国务卿很傻很天真,那么遥远的冰天雪地的地方为啥要买下。
阿拉斯加,美国的第49个联邦州,面积约17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余万。占美国面积的五分之一,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堪称美国的资源宝库,矿产、石油、天然气、林业、旅游资源等都及其丰富,光地底下埋的石油和天然气就价值2万亿美元以上。它还极大的延伸了美国的领土范围,让美国成为了北极圈国家。美国当初买这块土地时,总价为720万美元,1万平方公里的价格约为4.2万美元,韩国的面积才10万平方公里,等于说42万美元就买一个韩国大小的地方,那时的42万美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700万美元。对于寸土都必争的现代,这笔买卖对于美国真的是值大发了。所以说笔者认为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最大的赢家其实美国,它间接促成了俄国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中国有句古语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道理都是一样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