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门在外如遇:急性腰扭伤、脖子扭伤、肋间神经痛、岔气,可以按揉大包穴,大包属脾的络穴,具有统诸络、束筋骨、利胸胁之功,用于治疗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要防食物中毒 此时气温偏高,湿度偏大,有利于各种细菌的繁殖,使一些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人们吃了就可能引起中毒,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五一假期要到了,出门旅游时很多人难免会遇到各种小的毛病,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穴位,对你很有用哦!

出去游玩,最怕晕车

如发生晕车时,这时切忌心烦意乱!可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上持续一段时间,晕车症状也能得到改善。

内关穴对心、胸、胃都管;为理气和胃、降逆上呃之要穴。对打嗝、呕吐、胃痛、心绞痛、痛经都有作用!

点按方法:用右手大拇指按左手内关穴3秒钟,然后松开一秒,反复刺激3分钟;然后再换手点按。

如果这时,能口含生姜片,肚脐处也放一块,效果更好。因为生姜具有:散烦闷,开胃气,止呕吐的作用。

路上堵车,最苦是司机

开车时间长,司机最直接的就是腰痛、脊柱痛、颈肩痛。这时,司机可以在方向盘上按揉后溪穴,迅速缓解这些症状。

后溪穴属小肠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与督脉(脊椎)相通,所以脊椎上的病它都管。

旅客坐时间长了,出现颈、肩、腰、背、手指痛;坐骨神经痛,你可以双手握拳,对敲后溪穴。

景点排队,自我调节

高速塞车、景点排队.....有人说“我都要崩溃了!不仅人的情绪烦躁,还十分疲惫。”

这时你可以踢踢腿,活动一下筋骨。

扶着车、同伴,这样做站立拉筋吧!

支撑的腿要直立,手臂尽量向上用力,肩部略微向后用力,拉伸时,腰部要有紧绷感,每次每条腿1分钟,循环做。

这个动作可以随时随地的做,可以帮助身体深度放松!

出门在外急性扭伤

出门在外如遇:急性腰扭伤、脖子扭伤、肋间神经痛、岔气,可以按揉大包穴,大包属脾的络穴,具有统诸络、束筋骨、利胸胁之功,用于治疗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

用右手食指及中指指腹点按左侧大包穴,按而揉之,使大包穴处产生明显的酸、麻、重、胀感,最后用掌心轻揉,轻轻拍打腋下放松。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按揉10-15分钟,每天1-2次。

对敲后溪穴对急性腰扭伤也很好。

如果脚脖子急性扭伤点按解溪穴;手腕扭伤,点按手腕部位的阳池穴。

水土不服,突发胃痛腹泻

脾胃虚弱的人,出门在外突遇胃痛腹泻很正常,那么这时足三里穴可以帮到你。

用大拇指点按足三里穴,垂直用力,向下按揉,直至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5秒后放松,反复操作数次。手边有圆头物件,比如笔头,甚至牙签的圆头都很好。

同时配合按揉内关穴效果更好。如果,在房间,能喝杯生姜水最好。

不忌辛辣,突然牙痛

在外游玩,免不了遍尝美食,不忌辛辣,往往会引发突然牙痛。这时我们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上牙归胃经管,上牙痛就找胃经的内庭穴。下牙归大肠经管,下牙痛找大肠经的温溜穴、合谷穴、手三里都可以,只需任取一穴按揉或者敲打。按揉内庭穴是很方便的,每次左右各按3分钟,一天多次。

下牙痛,如果你觉得取穴不方便,怕找不准,你就敲打或者按揉大肠经“手五里-曲池穴-手三里”这一段,左右各10分钟,基本上当天见效。

车马劳顿,浑身不得劲

很多人在狭窄的空间,坐了几个小时车后,感到浑身不得劲,怎么办?

点按阳池穴吧!

坐在车子里可以随时随地的按揉阳池穴,这样阳气就在体内运行了,让你三焦通畅,浊气排出,感觉身体就轻松了。

总之久坐伤身,不管是在车里还是在办公室里。

另外,出游要防肠道传染病 此时正是菌痢、感染性腹泻等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通过病人排出的细菌或病毒污染了食品、食具和饮水等传播的。所以,旅途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最好自带食具、茶具,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便吃同行途中别人的食物,水果要洗净或削皮后再吃。

要防食物中毒 此时气温偏高,湿度偏大,有利于各种细菌的繁殖,使一些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人们吃了就可能引起中毒,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因此,旅游期间千万不能食用腐败变质食物及饮用不洁水。

要防过敏性皮炎 此时正值叶落草枯之时,空气中过敏物质增加,再由于身体疲劳、环境不适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局部或全身出现红色丘疹或其它皮疹,同时伴有瘙痒。外出时不妨带一些抗过敏药、皮炎平软膏之类药品备用。

要防虫媒体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风景区可能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吸血昆虫和蜱螨类就是它们的传播媒介。受到蚊、虱、蜱、螨、蠓等吸血昆虫攻击时,就可能会感染疟疾、登革热、脑炎等疾病。故出行时应备一些驱蚊剂等用品和用具,着装应该“五紧”:袖口、衣领、裤腰、裤脚扎紧,上衣也应扎在裤中,尽量避免蚊虫的叮咬。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原作者供稿或专业医生推荐,一切解释归原着者所有,禁止抄袭和侵权。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服务中医,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 100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email protected],另如有版权争议或频道建议与需要均可在频道后台留言或直接加小编QQ(980151516)或者微信沟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