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基层学校领导,包括主管教育的领导懒政思想严重,不愿意去快刀斩乱麻,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清有偿补课和无偿补课、自愿补课与强制补课的界限,这些“老司机”擅长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在职老师的有偿补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保持一团和气。家长还没有下班,孩子没人监管,安全问题堪忧,加之只有中考和高考还存在成绩的竞争,就存在孩子的课业,文化成绩的提高也是马虎不得的,于是课外辅导班托管班应运而生这本来是市场的运作无可厚非,买卖双方你情我愿,孔夫子当年不也是这么教的吗。

对于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各地教育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可谓是层出不穷,但是结果是收效甚微。在职教师的有偿补课,从明里转到暗里,曝光了、举报了,换个场地、换个马甲又开场,甚至愈演愈烈。那么有偿补课屡禁不止的根源在哪呢? 第一,有偿补课是应试教育市场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中小学生早早就放学了,尤其小学生放学就更早。家长还没有下班,孩子没人监管,安全问题堪忧,加之只有中考和高考还存在成绩的竞争,就存在孩子的课业,文化成绩的提高也是马虎不得的,于是课外辅导班托管班应运而生这本来是市场的运作无可厚非,买卖双方你情我愿,孔夫子当年不也是这么教的吗?也没人去管他,没人去查他呀。不过问题来了,有些在职教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也想分一杯羹,而且尝到甜头以后,课也不好好教了,课内不教课外教,免费不交收费交,课堂不交家里教。更有甚者,连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也开始补英语课,而且是强制性的或者是半强制性的,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就有点过分了,这种有偿补课不禁止不处罚能行吗?其实真正想补课的孩子不多,成绩好的学生更愿意自主学习,贪玩而成绩差的学生压根就不想补课,都是家长着急被迫去补课的,很多孩子去补课,就是跟大帮,哪里人多去哪里,哪里好玩去哪里。家长也图个心理安慰,真以为孩子去学习了,没有在玩。

第二,教师也是人,也憧憬着诗和远方。人们普遍认为:现在世风日下,安于清平的老师不多了,农民工和保姆的工资都在飞涨,多年前媒体就一直在造势,要把教师的工资提高到全社会令人羡慕的程度,要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羡慕了吗?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教师去报考公务员还是公务员去报考教师资格证呢?教师工资高到哪去了呢?老师搞点知识变现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基于这一观点,于是下一个屡禁不止的原因就来了。

第三,在职教师补课生意火、来钱快,家长认为效果好。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送来的真金白银,不捞白不捞。补课效果嘛,那很好说,此路是我开,此卷是我出,分数是我给,至于到了面对中、高考,哇,纸包不住火的时候,那是你家孩子发挥失常,很多家长也就信了。我家一个亲戚的孩子读初三,平时在任课老师那里不停地补数学,成绩从来就没有低于80分,可是中考只考了30来分,老师就是这么说的。

第四,基层学校领导懒政不作为。有些基层学校领导,包括主管教育的领导懒政思想严重,不愿意去快刀斩乱麻,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清有偿补课和无偿补课、自愿补课与强制补课的界限,这些“老司机”擅长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在职老师的有偿补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保持一团和气。上面逼急了,就抓几个没有背景的虾兵蟹将作替罪羊,而真正的补课大咖却逍遥法外。造成的结果就是撑死了胆大的,饿死了胆小的,也拉大了教师的贫富差别,其行为难以服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