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的衰退问题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折腾了将近5年时间了,中国东北三省的GDP增速也从原来的中游水平下降到如今的各省倒数,根据2018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表显示,排在各省经济增速末尾的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GDP增速均徘徊在5%的水平,和全国6.8%的平均水平相比差了将近2个百分点,而且在地域分布上,倒数前三名均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可见中国东北的经济发展依然没有走出泥泞,恢复往昔的光荣。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东北地区的经济迟迟无法复苏呢?

东北的经济和当地的气候一样冷

远离消费中心

东北在建国初期之所以拥有庞大的经济优势,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当年日本留下的),另外一个是优良的地理位置(背靠苏联且靠近资源产地)。由于中国当年经济基础薄弱,物资匮乏,相当一部分产业都是卖方市场,在全国经济都在大干快上的年代,靠近煤铁产地的东北自然如鱼得水,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来算也是名列前茅,特别是以工业化为先导的城市化,在东北也是最先完成,即使以今天的数据,东北辽宁的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十个点以上,而人口数量占全国的比例也在15%以上。

东北人口占比在建国初是相当可观的

如今东北因为人口持续流失,东北三省加一起仅有1.2亿人,占全国的比例从15%下降到8%左右,可东北的基础建设却已经陷入了半停滞状态,东北的优势产品水泥、钢铁和机械的消费地从北方迁移到了南方,2017年,东北地区的基础建设投资不足千亿,还不如西南重庆的一个零头,即使和传统的后进省份贵州相比,东北三省的基建投资也是相形见绌。于是乎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产品由于物流距离远,本土还缺乏海运港口,消费成本居高不下,曾经的重工业品大多通过长江航运转走水路,南方基建需求大量自产自销,东北的产品竞争力进一步下滑。

边缘化的地理位置让产地优势不再明显

科研实力退化

优秀大学的数量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有非常大的促进意义的,特别是针对东北这样的人口净流出地区,高校招生无疑是最高的人口吸纳手段,而大学生更是高素质劳动力的首选人群。本来东北地区依靠过去的底子,高校数量并不差,甚至在211高校数量上相比南方省份还占据优势(黑吉辽三省4-3-4分布),而南方很多富裕省份却只有一所,比如以民富著称的浙江省境内只有浙江大学一所211高校。

东北地区的高校数量很多,底子很厚

不过随着经济实力的差距,东北大学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衰落,仅从科研投资金额来看,东北三省单个省份的科研投入仅在百亿规模,三省加在一起不过千亿水平,和南方省份根本无法相比,在教师的待遇上,东北地区的教师收入也普遍不如南方发达省份来的实在,整个东北发展最好的大学就是哈工大,而哈工大如今进展最为神速的校区竟然是资历最浅的深圳校区,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经济实力对高校发展的反哺作用。而经济遭遇困难的东北很难再给大学留出足够的科研经费,优秀的适龄人口将不可避免的向南方转移,这也是东北经济持续遇冷的原因。

欢迎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内容和你分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