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暄几句之后,蒋经国话入正题,向竺可桢转达了蒋介石希望他去台的邀请,并以老朋友的身份“开导”竺校长。蒋经国说:“竺校长,我奉父命,密见您,邀请您去台湾省。

1949年,去中国台湾省之前,蒋经国秘密见了一个人,见面后,此人劝说蒋经国留下,让他不必去台湾省。小蒋听后一语不发。此人是谁?谁如此大胆?
此人就是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竺可桢先生。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出生于绍兴东关镇一个小商人家庭。自小开始,他学习勤奋,富有爱国思想。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成绩优异的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1920年,竺可桢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地理学会。从1936年4月起,蒋介石亲自选定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在浙大期间,他以科学家的严谨精神办学,大力倡导科学风气,明确以“求是”二字作为校训,尽心竭力,要把浙大办成世界名校。
抗战期间,竺校长多次发起“抗日救国”运动。抗战胜利后,他本人被选为国际气象学会气候学委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大会。
1949年解放前夕,教育部长杭立武电催竺可桢赴沪去台,竺校长断然拒绝。蒋介石得知后,又许以高官厚禄,许以高位,要他去中国台湾省,亦遭断然拒绝。
1949年4月,竺校长接到国民党教育部长杭立武来电,电文曰:“请速来上海,有要事相商。”
竺校长接到电文后,立即到达上海。见面后,杭立武急忙说:“竺校长,您要赶快去台湾省,在那,由你担任台大校长。”
见竺校长摇头不语,杭立武又说:“要不,你先去欧美考察一段时间也行。”
竺校长听后,应付说:“杭部长,这么大的事,总得让我考虑一下吧。”说罢,他起身告辞。
动员竺校长离开大陆速去台省,是蒋介石亲自布置给杭立武的任务,完不成的话,搞不好是要丢官的。杭立武决定使点手腕,随即通过《新闻报》发表了一则“竺可桢近日飞抵台省”的消息。一来是以此迫使竺校长就范;二来也算是向蒋介石交账。竺校长看了报纸刊登的消息后,付之一笑,不加理会。
1949年4月中旬,一天下午,竺校长正在街上买报纸时,突然,一辆黑色轿车在他身边停下,车里钻出一个人,此人面带笑容的说:“竺校长,你不是去了台湾么怎么还没走呢?”
竺校长抬头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的“大公子”,人称小蒋的蒋经国。
“哦,走是要走的,可还没有搞到飞机票、船票呢。”竺可桢应付说。
“这事好办,我可以搞到船票、飞机票。你住在哪里,我马上派人给你送去。”小蒋说。
“多谢了,我现在居无定所。”竺校长故意搪塞后,急忙找借口离去。
没过多久,蒋经国打听到竺校长的住地后,秘密地亲自登门拜访,给他送来了船票、机票。寒暄几句之后,蒋经国话入正题,向竺可桢转达了蒋介石希望他去台的邀请,并以老朋友的身份“开导”竺校长。
竺校长心里明白,在个人恩怨方面,蒋氏父子对他不薄,他任浙大学校长就是蒋介石亲自选定的,他与蒋经国的私交匪浅。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有明智的决断。
蒋经国说:“竺校长,我奉父命,密见您,邀请您去台湾省。”
竺校长说:“谢谢蒋先生的好意。我经反复考虑,我想,还是不必去了。”
蒋经国听后愕然道:“这是为什么”
竺校长说:“日暮途穷,大势已去,你想想,区区台省孤岛,弹丸之地,能维持多久呢”
“这……您不要悲观啊……”蒋经国继续不厌其烦地劝说。
说了好半天,见竺校长仍不为所动,口干舌燥的蒋经国知道估计再说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效果,遂欲起身告辞。
不料,竺校长却站了起来,笑呵呵地把蒋经国按回沙发上,坐下后,真切说:“建丰先生,别急着走啊,想当初,先生15岁出国去苏联留学,在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苦度12个春秋。27岁时,你回到祖国后,曾抓起一把乡土贴在自己身上久久不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土、故乡、故人,难离、难分、难舍。今日事,我不能无动于衷,如果你有勇气,我看你也不必去台湾了。”竺校长亲自劝说蒋经国留下,希望他不要去台湾,劝蒋经国也留在大陆。
蒋经国听后甚是郁闷,一语不发。自己身负使命,以双重身份来劝竺校长去台,不曾想,不仅没能劝说成功,反而受到对方回劝。蒋经国一语不发后,立即起身告辞了。后来,小蒋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次会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