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同学,典型的ADHD,上课坐不住,作业马虎,成绩自然是班级倒数。但上个学期,小孙同学却神奇地进步了,连各科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小孙同学开始接受治疗,专注达起到一定作用,但还有一个原因是小孙上了当地一个很“牛”的课外辅导机构。

苹果妈妈了解到这家私立机构以严格著称,收来的学生也大都是调皮的孩子,在家长圈很有市场,似乎孩子送到那里就有很大改变。小孙同学上学期进入这家机构配合药物治疗的确有很大改变,一向数学只能考70分左右破天荒考到了90分,孙妈妈似乎也松了口气。苹果妈妈询问过小孙同学作业为啥现在能写工整了,小孙说,写不好老师就打手心,很疼。暴力教育似乎立竿见影,但好景并不长,这学期小孙的学习状态又回到解放前,和孙妈妈沟通后,药物治疗没有停,机构辅导还是在上。

为什么小孙同学的学习状态较好状态如回光返照般短暂,这完全符合ADHD学习特征,在药物治疗初期,加上环境突然改变,ADHD的兴趣被激发后能够短暂改变其惯有的行为,但随着新鲜劲淡化,似乎药物和培训班都没什么效果,然而事实上没有药物和辅导,小孙同学的状态是越来越“调皮”,成绩也越发跟不上,毕竟随着年级的提高,学习难度和付出时间也随之提高。

没有什么药物彻底治好ADHD,也没有什么神奇辅导机构让ADHD保持学习的动力,青春期的情绪变化对于所有孩子都一样,但ADHD似乎对抗更严重,我一直认为苹果到高中阶段注意力失败问题并非摆在第一位,情绪变化的失控才是最让人头疼的:对于外界环境评价的敏感,面对考试失败的

结果,高考的压力释放,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不能再像小学那样简单哄哄或用个小故事来激励一下就行了,她已经听不进去那些美好的童话了,因为她有了自己直观感受来自身边的强烈竞争。

持续激发孩子对未来的兴趣和信心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ADHD孩子,因为现实的境况让她觉得看不到未来,就像小孙同学当他很努力了考到90分,已经耗尽了力量,但在班级依然只能算中等,机构的惩罚经历多了也就“坚强了”不害怕了,说到底还是没有能够持续激励,孙妈妈现在似乎也摸索出经验了,孩子先后经历了在学校辅导,找了一对一家教,上了最“牛”机构,每个阶段都保持了大半个学期的预计效果,随后失效,频换转换学习环境让妈妈心烦,但似乎这样做对儿子有效果。苹果妈妈建议孙妈妈尝试改变家庭小环境配合孩子学习,如写字桌位置的变化,学习房间的变化,孩子如果提出要求只要没有危险都可以尝试,苹果有段时间在卫生间写作业,有段时间趴在饭桌上写,到床上写,冬天披着苹果大衣写,荒唐至极的做法几乎让人无法忍受,我曾评价:不是你疯了,我就疯了,但这样做似乎短期能有效果,我也就随她去了,至今回忆起来苹果自己也觉得可笑。

环境改变,心理暗示对于ADHD来说是简便安全的方法,前提是家长的宽容理解。

(来源:公众号ADHD家长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