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此古韵悠悠的山涧构画出一幅充满着生活诗意的古道、小桥、流水、炊烟人家的生活画面,又恰是“雨里鸡鸣一二家,竹溪村路板桥横,妇姑相唤浴蝉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的生活画卷。山涧旁又有一坵坵沿山层叠而上的绿油油稻田,稻田中那一座带着岁月沧桑感的清朝时期的大古厝,似乎告诉人们很久很久以前已经有人类在此生息繁洐了,偶尔还能听到古厝后面一两人家庭院传来的鸡鸣声,沿着山涧再上去还有一座在古树藤蔓包围着的小石桥跨过山涧。

上沙山涧
——桃城镇上沙村美景篇(二)
文/刘雄仪

云雾锁山林遮日,歧路探寻春困深,云雾还锁着石磨山顶,山涧边的石径已经打开了山涧里的春色 。或许是山涧哗啦啦的流水声,或许是山涧口一片晚古生代蕨草的诱惑,我带着好奇心走进山涧深处,邂逅春天里这一山涧的溪石美景。

依着山涧旁的石径循涧逆流而上,真是一步一景,时刻新意,在大自然丝丝细语中享受到那份无与伦比的惬意与舒适。

由于春雨的滋润,山涧两旁的野草已经长得绿油油了,不知名的野花或黄色或白色或红色竞相开放,在山涧小路上隐隐约约可闻到一股淡淡的山花香味。山涧里的水特别清澈,溪流随着山势迂回曲折,跌宕起伏。山涧小径到涧底一会儿高几十米,涧壁是整块的花岗岩石竖起来的,几乎成90度角,站在涧边只能小心翼翼探头窥看涧底,一会儿几乎平行,伸手就可以触摸到清澈山涧流水,可以清楚看清山涧溪底都是漆黑的花岗岩构成的。山涧岸边又有叽叽啾啾不绝于耳的鸟鸣声,此时此景犹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就差没有渡口和舟楫了。

随着山涧石径的深入,远远就听到五坝的瀑布水流击石发出的轰轰声音。20多米高的瀑布由三部分层叠而成,前两瀑布落差各两米多高,第三段瀑布近20米高,瀑布岩石是漆黑的花岗岩,清澈的山泉水流经岩石撞击形成了晶莹剔透的飞花溅玉般的水珠,瀑布底下的毛竹似乎受到更多瀑布带来的丰沛水分的滋润,从谷底一直长到瀑布顶,竹叶绿得发墨。可以想像,当山雨到来之时,溪水爆满,瀑布水流声轰鸣大作,大片水珠飞花溅玉般飞泻而下,毛竹在轰鸣声中不停摇曳颤抖着,瀑布底下溪水极速翻滚着,这是一个多么的令人震撼的画面。

走过瀑布顶,眼前突然豁然开朗。在这山涧中却有一隅平缓之地,山涧水流声小了,过山涧溪水的石墩被年复一年经过的人们磨蹭得非常光滑,小水坝拦起的一泓山泉水给了浮萍一个静静的家,不知名的昆虫鸣叫声直接参加了春天的盛会为春天增加了生机勃勃的乐声。山涧旁又有一坵坵沿山层叠而上的绿油油稻田,稻田中那一座带着岁月沧桑感的清朝时期的大古厝,似乎告诉人们很久很久以前已经有人类在此生息繁洐了,偶尔还能听到古厝后面一两人家庭院传来的鸡鸣声,沿着山涧再上去还有一座在古树藤蔓包围着的小石桥跨过山涧。如此古韵悠悠的山涧构画出一幅充满着生活诗意的古道、小桥、流水、炊烟人家的生活画面,又恰是“雨里鸡鸣一二家,竹溪村路板桥横,妇姑相唤浴蝉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的生活画卷。

循着山涧往前走,山涧逐渐开阔,山涧也在前端的龙绞沙处的断崖石壁处结束了,溪水在断崖处挂帘而下,在崖壁中形成一股激流的山泉, 这一处的小溪水更像是清泉石上流的感觉。伴随着水中的漆黑石头,有的大个石头直立于山涧水中,像跳出水面的海豚,有的像站在岸边的企鹅,有的只露出个小小块头,一块块沿溪涧而上,如同在进行着一场无声无息的潜泳比赛,有的直接突兀在石径边或者山涧旁边,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各有千秋。此时的你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去描摹这些石头在你心中的形象。

人生总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不期而遇的温暖,浪得再远的心,总有安静的时候。上沙的山、水、石头在这山谷里相遇,因此诗与远方都留给在这里的山涧。


作者简介:刘雄仪(五线谱),70后,永春湖洋人。永春第四中学一级音乐老师,泉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钢琴调律师,曾多次获全国钢琴考级“优秀指导老师”、全国钢琴总决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文为心语,乐为心声。擅长用琴声演奏心灵情感,用歌声表现对生活的热爱,闲暇之时也喜欢用文字独白生活的感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