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勒门巴民族乡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除了帮助当地残疾人就业之外,还积极组织当地年轻人到区内外各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培训,为发展壮大茶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技术支撑。勒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罗布次仁说:“我们始终坚持‘三分种植、七分管理’为原则,以茶产业‘无优化’为目标,经营模式转化为‘基地+农户+协会’,2018年,仅茶叶一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

一片茶田致富一群人

——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发展茶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小记

勒门巴民族乡茶叶种植地里,农牧民群众在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正忙碌着田间管理,一派繁忙景象。

在茶田里,农牧民群众唱响传统民歌,干劲十足。“以前种植辣椒,卖的钱根本养不了家。出去打工,又照顾不了老人和孩子。现在不一样了,家家户户土地租给合作社种植茶叶,不仅有土地租金,而且还能到茶田工作,真是太好了。”勒村村民索朗曲宗激动地说。

图为合作社理事长对成员进行技术指导。

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气候湿润,特别适合茶叶种植,素有“门隅仙茶 玉罗冈吉”之美誉。为了做大做强这一产业,2013年勒门巴民族乡成立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把茶叶推向市场,同时有效解决了全乡农牧民群众外出务工难、工作不稳定等问题,为全乡人民创收。

茶叶没有任何污染,纯天然生长,加上雨水充足、紫外线强等有益条件,让这里的茶叶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可以起到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长期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上常常供不应求。

勒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罗布次仁说:“我们始终坚持‘三分种植、七分管理’为原则,以茶产业‘无优化’为目标,经营模式转化为‘基地+农户+协会’,2018年,仅茶叶一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

图为合作社成员在茶园采摘大叶茶。

在勒乡,家家户户都把土地租给合作社,每年除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以外,还可以享受合作社年底分红。

65岁的勒村村民地母,腿脚不便,在平时工作、生活中都需要依靠拐杖,不能和其他人一样干重活。

“在合作社里,我主要负责除草和包装,工作很轻松,累了可以休息。一天150元工资,在加上多种政策性收入,一年下来,也有5万多元,生活不用愁了。”地母感激地说。

勒门巴民族乡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除了帮助当地残疾人就业之外,还积极组织当地年轻人到区内外各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培训,为发展壮大茶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是2017年被合作社派往安徽省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种植茶叶、后期管理、加工等技术。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能,现在我是合作社的技术骨干,平时还负责技术指导。”勒村村民达娃卓玛说。

图为合作社成员在采摘茶叶。

在勒乡,有很多像地母、索朗曲宗、达娃卓玛这样的村民都是茶产业的受益者。

为了更好发展茶产业,满足消费者需求,2013年以来,勒门巴民族乡改扩建茶田面积483亩,勒门巴民族乡茶田总面积693亩。目前,在此基础上,合作社还不断创新,先后推出大叶茶、红茶、绿茶等多个新产品。

除此之外,合作社还提档升级新的茶叶包装“勒仓莲”,并推广市场。2018年,共加工出茶叶19665.5斤,共创收237万元。

为更好的带动全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勒乡打破以往茶叶种植方式,创建集茶旅观光为一体的标准化生态茶园和现代化茶园,实施了边境小康村茶产业提升项目,完成了茶田育苗基地的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多种途径把勒布茶叶从山南推向国内外市场,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份独特而健康的‘美味’。同时,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创收致富。”罗布次仁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