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这是名演员刘晓庆的肺腑之言,但是用在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身上,我觉得也非常贴切。朴槿惠女士,韩国政治人物,曾任韩国第18任总统,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1952年2月2日,正是朝鲜半岛南北战争时期,朴槿惠出生于今韩国大邱地区。父亲朴正熙是一名军官,经常调动,全家人居无定所,因此他们在多个地方住过。小时候,朴槿惠的生活与其他家庭没有什么两样。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朴槿惠总统就职仪式

1961年5月,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李承晚政权,后成为韩国总统,其家人就搬进了青瓦台生活。朴正熙居住的办公楼为了省电没有安装空调,虽然有电风扇,但是他从来都不会使用。夏天酷热难耐,朴正熙开着窗户办公,偶尔有苍蝇嗡嗡地飞进来,他顺手拿起办公桌上的苍蝇拍,拍打苍蝇。朴槿惠有时到父亲的办公处玩耍,看见父亲有电风扇不用,饱受苍蝇之苦,曾经打趣地说:“父亲,你这个总统,有电风扇不用,怎么也像农夫一样拍苍蝇啊?”朴正熙正色道:“槿惠,我虽然身为总统,但是绝对不能奢侈。国家经济现在还非常困难,我们要带头节俭,能省一点是一点,过日子就该这样!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朴正熙

朴正熙家的寓所地板使用多年,走上去咯吱作响,朴槿惠三兄妹特别喜欢在地板上蹦蹦跳跳,他们觉得听见那种声音很快乐,像走在雪地上一样。母亲陆英修看见了,非常生气,没有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将直接影响朴正熙的睡眠质量。于是她郑重要求朴正熙换处住所,谁知朴正熙明确地说不行,能用就暂时用着。于是陆英修做了些让步,要求将地板修理一下,这样只需要花少量费用就行了,朴正熙让她从工资中支取修理费。

陆英修叫来了修理工,准备对木地板动动手术。修理工正要修理地板的时候,陆英修想起了前天看到的棚户区,就打发修理工回去了。朴槿惠非常不解,就问道:“换房子不行,修地板也不行,难道总统的家人就该受苦吗?”陆英修解释说:“你父亲说得对,国家还很困难,人民生活还不富裕,我们要节俭。每次走在这样的地板上,我听着地板的咯吱声,就会想起那些棚户区的国民。这是一种警示,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啊!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朴正熙全家福

听见破旧木地板的咯吱声,就会想起棚户区的国民。这种想法真是让人感动,这不是韩国版的郑板桥么?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自范县调署潍县。同年,山东发生大饥荒,经常发生人吃人现象。潍县原本繁华大邑,因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逃荒行。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施粥

县令郑板桥的“衙斋卧听”,细微真挚,动人心魄。瑟瑟风雨,辗转难眠;窗前竹叶,如泣如语;情牵乡野,心挂民生。且听其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也是他的“为官图”:身在衙门,就要为民做主,为民造福;即使夜卧衙斋,也要心念百姓,不忘根本。不要因为自己是“些小吾曹州县吏”而放弃应尽之责任,如果以今人的语言解答,就是“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样,要“一枝一叶总关情”,即“民生无小事”,或言“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关心、关怀、关爱。如此为官和“接地气”,当为今人效仿之。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郑板桥

虽然陆英修贵为韩国第一夫人,地位远高于郑板桥,但是他们体恤百姓疾苦的心态是一致的。同时,陆英修知道,朴正熙当官是偶然的,下台是必然的,最终他们还是要搬出青瓦台,回归平民生活。因此在教育子女时,陆英修尽量让孩子们跟其他孩子一样生活,绝对不要有什么特权意识和优越感。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朴槿惠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总统的女儿看待,也没有什么优越感,时时处处都向特权说不,反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朴槿惠

1963年的一个早晨,韩国汉城(今首尔)一列每天经过圣心女子中学的电车上,一位女中学生正在欣赏车窗外的街景。电车售票员走过来,看见她穿着校服,胸前也带着圣心女子中学的校徽,就好奇地问道:“小妹妹,听说总统的女儿在你们的学校上学?”

“是的。”这位女生平静地答道。

“据说她是坐电车上学。”

“好像是。”女生仍然不露声色。

“那个学生学习好吗?有多高呀?”

“还可以吧!跟我差不多高吧。”

电车售票员和这位女生的谈话就此结束,这次谈话证实了一个传闻,那就是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的确在圣心女子中学上学,而且经常乘坐电车,成绩不错。不过这位售票员没有想到,跟她谈话的这位女生正是朴槿惠。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韩国美女

1979年10月26日,随着宫井洞内发出的两声刺耳的枪声,朴槿惠的父母在政治事件中遇害,朴槿惠兄妹一下子成了普通市民。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朴槿惠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当年初次入住青瓦台时的情形。那时的她平时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寄宿,回一次家很不容易。每逢她回家的日子,妈妈陆英修总是会忙前忙后地为女儿准备各种美味佳肴。

妈妈,您不要总是这么费心张罗了,不然我们回到新塘洞后该怎么办啊?”新塘洞,正是朴正熙一家在入住青瓦台之前生活过的地方。每每想到要回新塘洞的场景,朴槿惠总会提醒自己要抛却那些特权意识。彼时的朴槿惠虽然年龄尚小,但在她的潜意识里一直有这样一种清晰的自觉:总有一天她会再次回到新塘洞老宅。“我不是王室成员,我仅仅只是前总统的女儿。”这是朴槿惠铭记于心的一句话。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朴槿惠

若是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那该有多好。有非凡的父母注定了要坎坷一生,愿心灵的平和一直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年。”朴槿惠在日记中写到,可是我们什么都能选择,又怎么能选择父母呢?这是上天注定的安排,朴槿惠是韩国总统朴正熙的女儿,谁也无法改变。60多年的人生中,朴槿惠几起几落。作为总统的长女,在母亲遇刺身亡后她成为韩国“第一女儿”,基本上代行了“第一夫人”职责;在父亲被枪击身亡后,她不得不离开青瓦台,过了十几年的“隐居”生活,淡出公众视线,精神上承受极大痛苦;上世纪90年代末,韩国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国民开始怀念创造“汉江奇迹”的朴正熙,朴槿惠顺势而出,重返政坛,屡次制造选举成功神话,后来她重返青瓦台,使朴正熙家族出现了两位韩国总统。在男权色彩浓厚的韩国,能够成为第一位民选女总统,这堪称是个奇迹。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朴槿惠总统就职仪式上歌舞表演

冰,是坚硬万倍的水,结水成冰,是一个痛苦而美丽的升华过程。”在韩国政界,几乎没有任何一位政治家比朴槿惠的人生历程更为坎坷,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对于朴槿惠犹如凤凰涅槃般的人生履历,不只是韩国,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朴槿惠走到现在,从而收获了成功的人生。

朴槿惠在感情上是孤独的,因为直到现在也没有成家,无儿无女,毫无牵挂,可谓把自己的一生都嫁给了国家。妹妹朴槿令为了争夺育英基金会理事长职位,不惜攻击朴槿惠,其丈夫因此还在监狱中服刑,这让姐妹间的裂痕至今也没有愈合。弟弟朴志晚夫妇被指控为打着朴槿惠的旗号,进行违法活动,从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让朴槿惠倍感烦恼。朴槿惠在政坛上也是孤独的,朴正熙被亲信刺杀后,其追随者为了金钱、权势,纷纷与朴槿惠划清界限,这让朴槿惠看到了世态炎凉,因此她坚决反对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可谓一个人在战斗。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朴槿惠获刑

人活在世上,难免会经历坎坷或吃亏,也有可能经历背叛,这些都是无法逃避的。就像这天气,不可能永远都风和日丽。冷热交替,严寒酷暑,这些都是正常的。”对于自己蒙受的苦难,朴槿惠借助于哲学的力量,参悟得非常通透,也看得很开,因此形成了自己孤独的领导力。“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虽然终身承受孤独的煎熬,但是朴槿惠并不拒绝团队的力量,因为作为一个21世纪的领导人,她清楚地知道,要将韩国带往更加美好的未来,光靠自己一人之力是不可能的。

对朴槿惠而言,原则上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个人。她认为,人总是会离开的。她的“五行论”境界之高令人不得不叹服。这些都是她在特殊的成长背景下形成的属于自己的哲学。她的权力观,她对亲信的用兵之术都要强于现有政治家不止一个层次。在人情搭桥、关系做网的韩国政界,像朴槿惠这样对关系视而不见的政治家恐怕寥寥无几。她的领导力是命令,是政策,更是国家的命运。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韩国女演员

2017年3月10日,朴槿惠被韩国宪法法院免去总统职务。2018年,因为“亲信干政门”案罪名成立,朴槿惠被判处监禁25年,让人倍感惋惜。从某种意义上说,朴槿惠之所以触犯法律,是因为她背离了自己的初心,也没有珍惜韩国国民当初对她的信任。近年来,韩国历任总统的结局都不太好,有的被暗杀,有的被弹劾,有的入狱。因此朴槿惠入狱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不过一介女流能经由民选当上韩国总统,也确实有过人之处。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

图注:韩国

朴槿惠曾说,“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一百年光阴,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涟漪,因此重要的是要活得正直和真诚,无论受到多大的考验,只要与患难为友,把真诚树为前行道路上的灯塔,那么到最后绝望也会锻炼我。”按照朴槿惠的说法,不知道这次入狱算不算对她的一种考验。“痛苦是人类的属性,它能证明你还活着。”愿我们以朴槿惠为戒,在人生的路上尽量远离痛苦,活得更加自由,更加幸福。(彭忠富/整理;图片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