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很多官员和大臣,都劝孙权向曹操投降。 为什么呢? 主要因为当时的两方,无论是在军事力量还是在战场形势上,曹操都是非常有利的一方。但是,孙权听了鲁肃的建议之后,不仅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还在周瑜的帮助下,让东吴君臣上下对齐心抗击曹操,统一了思想。后来,在赤壁战争中,东吴不仅打败了曹军,还获得了胜利。

那时的孙权,是何等的豪壮,之后,孙权不仅夺取了荆州的江北南郡,还在建安二十年,从刘备手中夺回了江南三郡,同年,孙权在濡须也没让曹操占到便宜。 但是,在形势一片大好,所有战机都非常成熟的时刻,孙权却在建安二十二年选择向曹操投降,而这一年,东吴并没有其它大的战事。 那么,便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孙权会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选择投降于自己的对手呢? 当时,孙权的东吴政权,占有了江南和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是除了曹操以外的一支最重要的政治、军事力量。同样,孙权也成为了曹操最主要的攻击目标。

那么,在赤壁大战之后,孙权、曹操二人又有哪些战事呢? 在建安十四年的春天,曹军到达谯县,造船练兵。随后,在秋季从涡水进入淮河,穿过肥水,在合肥驻兵。建安十七年冬天,曹操征伐孙权,第二年春天进军濡须口。曹操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擒获了孙权属下的都督公孙阳,后撤兵回去。建安十九年七月,曹操率兵征讨孙权,双方没有发生较大战事。 建安二十年八月,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包围了合肥。当时,守卫合肥的曹魏主将是张辽,整个合肥城只有区区七千多人。然而,就是这个张辽,不仅将孙权打败,还差一点儿活捉了孙权。建安二十一年冬天,曹操率军来到居巢,第二年春天,他就对孙权的濡须口发起了猛攻。 但是,结果却失败了。

那么,曹操这时候在其它地方有什么大战呢? 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亲征关中的马超、韩遂,年底平定。建安二十年三月,进攻汉中的张鲁,十一月张鲁投降。由此可以看出,曹操的主要进攻方向是孙权。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看刘备和孙权之间的战事。 建安二十年,孙权以刘备已经得到益州为由,要求刘备归还荆州。因为,在赤壁大战时,刘备以自己土地太小为由,要求孙权借给他荆州的南郡。之后,刘备推脱不还,说等得了凉州,再把荆州还给他。孙权非常生气,派遣吕蒙夺取长沙、桂阳和零陵三个郡。但是,刘备却也攻下了原属孙权控制的公安。 然而,由于曹操占领了汉中,随时都有可能进攻成都,所以,刘备提出与孙权讲和。于是,两家将荆州分属,江夏、长沙、桂阳归东吴;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在这段时间内,刘备和曹操在汉中也有交战,但是,曹操派夏侯渊、张郃在汉中坐镇,而刘备的大将是张飞。 直到建安二十三年,刘备才进攻汉中,第二年将其收复。

由此可以看出,孙权在三人之中腹背受敌,战事最多,面对的形势也非常严峻。 他不仅战线长,还要面临两大敌人的威胁,且这种威胁都是致命的。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刘备之前已经与孙权讲和,那么,他还会成为东吴的威胁吗?因为,荆州被刘备所占,而这个地方偏偏是东吴的命脉,所以说,刘备对孙权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个问题对东吴来说非常严重。 刘备于公元十九年攻进成都,后刘璋投降。刘璋这个人没什么能力,只不过,他管理益州的这段时间,当地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使百姓生活相对安定,也较为富庶。而刘备得到益州,也没有浪费什么力气,多数都是投降的郡县。所以,得到益州等于让刘备捡到了一个大便宜。

之后,刘备有了益州和荆州的江南部分,其执掌的地区不仅多了,实力还越来越雄厚,从而促使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然而,孙权、刘备二人虽然已经讲和,但是,刘备对孙权来说,始终是一个心腹大患。因为,荆州如同套在他脖子上的枷锁,随时都有可能把他勒死。此外,孙权的战线分为东、西两线,东线战事主要围绕在居巢,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巢湖地区,这一地区对曹操很重要。 因为,孙权由此北上,可以直接威胁到中原腹地,这比刘备得到一个汉中严重得多。所以,对于东吴来说要轻于曹操,因为,这的长江水面宽阔,曹操要想过江,恐怕要做长时间的准备。当然,土地是越大越好,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丢了这一地区,也不是孙权所愿,只不过,孙权更大的忧患在西线。

西线就是荆州,刘备西征入川,留下关羽守卫荆州。建安二十年,孙权、刘备两家发生战事,虽然达成了和解协议,土地都有了归属,但却是三家的一个纠结之地,也是孙权的一块心病。荆州地区对于孙权来说,就像是自己的脖颈,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只要倒出手来,就能卡住他的命脉。 假如,从荆州地区攻击东吴,顺流而下,会轻易将孙权陷入困境中。所以,相比之下,西线更为重要。而且,驻守荆州的关羽也不是一般的将领,他是一个有战事决断权的将军。在徐州时,刘备就曾留下关羽独立守备小沛,曹操攻打荆州时,关羽独自率领水军,让刘备转危为安。 所以说,在刘备的阵营,除了刘备,便是关羽。这样一来,打不打东吴,刘备一个人说了不算,还要看关羽的态度。正因为如此,孙权必须在两线都做好准备。东线应付曹操,西线防备关羽,可是,依靠当时东吴的实力,是非常吃力的。 所以说,如果这个时候休战,孙权不仅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还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防御西线上,可以找机会进攻夺回荆州,这恐怕就是孙权投降曹操的本意。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孙权投降是权宜之计,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同意呢?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准备和曹操争夺汉中,关羽在荆州惦记着襄樊,孙权又对合肥虎视眈眈。战事四起,对于曹军来说,东奔西跑的打仗,也是略显疲惫。虽然,曹操家大业大,但在外的将军手里有兵,曹操不会长期让他们放任自流,自己东奔西跑。而孙权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提出了和解。 孙权的投降,为他日后偷袭荆州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因为,他攻打关羽“请示”过曹操,是打着为朝廷出力的旗号进行的。后来,偷袭荆州的成功,不仅给孙权带来了很大的利益,让东吴的力量瞬间强大了起来,还让其政权更加稳固。不过,投降有失气节,对于未来的帝王来说,还是一个折损颜面的事情。

所以,在好面子这个事情上,让我们不禁想起了周瑜。 如果,周瑜老人家还在的话,面对这种局面的处理办法,与孙权相比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参考资料: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