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相互成就,叫西湖与龙井。

第一次了解西湖,

来自20年前的《新白娘子传奇》,

那时的西湖充满了仙幻和悲情,

感觉遥不可及而又不敢靠近;

10年后喝过西湖龙井,

才明白西湖也可以如此接地气----竟然还产茶叶。

再后来几次出入西湖,西湖慢慢具象,

对青白蛇的仙法记忆渐渐淡化,

对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信念也不再盲目,

西湖回归西湖----一个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

在后来接触茶的岁月里,

更是以为西湖是属于龙井的。

有一种相互成就,叫西湖与龙井。

三月的茶圈是属于西湖龙井的,

从三月初就有商家在“喧嚣”西湖龙井已上市,

然后引得茶界其他“专家”纷纷拍砖----三月初上市的西湖龙井不是真的,要么不是新茶,要么就不是西湖龙井(通常叫乌牛早)

终于挨到三月中下旬,

有门路的茶商早已收拾好行囊、直飞杭州,

连夜直奔“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诸村,

安营扎寨、死守茶农,

终得几斤或数十斤茶叶,

然后按两分装,售给早已预定过的茶客一解馋瘾。

有一种相互成就,叫西湖与龙井。

读过茅盾文学奖作品王旭烽前辈的《茶人三部曲》,

就是以西湖龙井为创作基点,

横跨晚清、民国和解放初期三个历史时代,

叙述了几代人以茶为基业的浮沉人生和恩怨情仇,

回味无穷。

整部故事里,

龙井茶园最冷静,虽几经战火,

仍然生生不息、努力欣欣向荣。

有一种相互成就,叫西湖与龙井。

西湖龙井一直冠居中国十大名茶,

除了乾隆亲封的“十八棵御树”的故事背景外,

其鲜爽的口感、甘醇的香气以及其扁平光滑的干茶外形也确实很有辨识度。

但世间好物都是不常有的,

也因为不常有才备受推崇才更显珍贵。

真正的西湖龙井只有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

一级产区就是我们传统上说的狮龙云虎梅,按照现在的行政划分,就是西湖风景区以内的区域,这个产区都以分散的农户茶园为主;

二级产区是指西湖风景区外的转塘、龙坞、桐坞一带,属于西湖行政区的片区。这里茶园种植面积大,品牌厂商多,产量比一级产区多很多。

有一种相互成就,叫西湖与龙井。

西湖龙井是龙井茶的明星、茶魁,

但并不是全部。

龙井茶在产区上可以分成三个产区,即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

分别对应的是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

只是西湖龙井的名气太大,

掩盖了其他胞姐妹的存在,

于是钱塘龙井、越州龙井大多化名“西湖龙井”游际,

市场逐利、商家求生的本性并不可耻,

而且在口感上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并不弱,

尤其是新昌的大佛龙井,

只是希望你别花了太多冤枉钱,

但若你觉得花了冤枉钱后得到了满足感,

依然值得祝福和恭贺,

这世间所有的买卖不都是为了身心的满足嘛。

有一种相互成就,叫西湖与龙井。

一位日本朋友问,

“西湖?就是那个产龙井的西湖嘛?”

西湖的地理特征成就了龙井的味觉传奇,

龙井的名气远扬也成就了西湖的万千慕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