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检“心防”团队为何那么出名?

他们是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

他们胸怀大局,却脚踏实地。

他们克尽厥职,又锐意进取。

他们心系两头,

一头是服务人民群众,

一头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他们矢志不渝,

为徐汇建设“法治之区”,

维护区域社会稳定积极努力!

一个70-80-90的团队

年轻的团队“主心骨”

王晓岚,徐汇区院主任检察官,曾先后在该院公诉科、办公室和控申科任职,现担任检察六部主任。从检15年,他在刑事申诉检察领域取得优异成绩。荣获2011-2012年度全市检察系统个人三等功及多次个人嘉奖。2017年2月,获得“上海检察机关第五届检察业务专家“提名。2017年9月,代表上海参加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刑事申诉业务竞赛活动,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刑事申诉检察业务标兵提名奖”和“第二届全国刑事申诉检察业务能手”称号。2018年2月,获得“上海市检察机关第二届控申办案能手”称号。

作为一名检察官,要始终把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根本价值追求。通过一件件具体案件的办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保持‘本领恐慌’的意识”一直是王晓岚的座右铭。他一直致力于对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形势和任务的学习研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心防”团队不断提高信访维稳工作质量和水平,探索创立了社会第三方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联动协调多元化社会力量推动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

能干的团队“副舵手”

励铮,一级检察官,曾在控申科担任副科长,现担任检察五部副主任,徐汇区第十届党代表。曾经获得上海检察机关第二届民行优秀办案能手、第一届控申优秀办案能手称号,入选上海检察机关控告业务人才库,多次获得市级嘉奖,考核优秀,区级优秀公务员、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在司法改革的当下,积极思考如何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不仅是检察机关在社会转型发展中应当承担的重要使命,更是一名入额检察官和党代表应有的担当。

她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创新,锐意进取是她的代名词。在参与办理的多起信访案件中,她深深感受到司法为民要从“心”做起。在探索成立全市首个以组织社会第三方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为主要职责的“励铮”检察官阳光工作室后,她主动肩负起“大管家”的职责,实施以心理疏导为特色的“心防”工作机制,推动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

锐意进取的“心防”团队

徐汇检察“心防”团队

2013年以来,控申团队共接收办理各类信访7365件(次),建立了“励铮”检察官阳光工作室,有效稳步推进信访矛盾稳控化解,提升了司法公信力,荣获2015-2016年度上海检察机关集体三等功,获评2016-2017年度上海市信访系统文明信访室。

点滴“心”路历程

“励铮”检察官阳光工作室是一个引入第三方参与检察工作的平台,通过综合运用心理疏导、律师代理、公开审查、法律援助等多种方式,深化社会第三方参与检察机关信访工作,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推动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维护区域社会稳定。

工作室从无到有,他们一定经历过很多故事。

走过很多路,见过不同人,但“阳光司法“的信念从未改变,一路走来留下的是他们点滴“心”路。

2015年

成立工作室

2016年创建

“心防”工作

机制

2017年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机制

完善实施意见

深化检务公开

开展多元化

司法救助

2018年探索

“智慧控申”

初心——为民解难,化解信访积案

2015年以来,积极打造“阳光控申”。建立集接待受理、案件查询、法律咨询、听证宣告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司法办案场所,建立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参与打造12309检察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不断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全力保障群众合法利益诉求,积极推动涉法涉诉矛盾化解。

2013年以来,共接收各类信访7365件(次),其中,来信1897件,来访4620批9506人次,网络、电话信访848件。信访总量持续位居全市各基层院前三。坚持每周四检察长、检委会委员轮流接访制度,检察长、检委会委员268人次共接待群众来访1378批次,推动了一批突出信访案件得到较好地疏导和稳控。

群众有难处,相关案件还涉及法律,矛盾不易化解啊!

没错。这就要我们转变思维方式。树立信访处置的诉讼化思维,探索推进信访事项办案化工作,落实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导出机制,提升“止新化旧”效果。

信访人的感谢

(向上滑动启阅)

工作硕果

针对信访老户陶某某、丁某某案件,积极对其开展心理辅导,分管检察长及时组织专门工作小组,与区人大、区委政法委、区法院、龙华街道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实施化解方案,使这起历时8年多的信访矛盾得以成功化解。

对多年信访的陈某某案件,及时开展信访核查,启动实施“心防”工作措施,邀请区妇联“开心家园”心理咨询专家为其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对其生活困难等情况,联合法院对其开展司法救助,促成信访矛盾成功化解。

探索——建立“心防”工作机制,深化第三方参与

自2014年以来,“心防”团队积极探索社会第三方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了《关于组织社会第三方参与本院信访工作的规定》、《刑事申诉和信访案件公开审查暂行规定》、《关于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接处工作的实施意见》、《司法救助工作规定(试行)》等一系列工作规范,指导信访接处实践。2015年起,又探索在引入社会第三方参与的基础上,指导建立了“心防”工作机制,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思路,多元化、个性化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

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化解方法。

引入社会第三方参与,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矛盾有效化解,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

打开心锁,从“心”出发

“心防”工作机制以心理疏导为特色,通过专业评估与心理疏导,帮助信访人打开心结,回归正常的生活。如对婚恋诈骗类的当事人,及时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释应激障碍,帮助其克服消极心理。

励铮”检察官阳光工作室

统筹协调,通力合作

依托“励铮”检察官阳光工作室的平台,组建起了二支队伍:一是心理咨询师队伍。依托辖区医院、高校等丰富资源,吸纳了6名心理咨询专家和16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二是律师队伍。吸纳8名资深法律顾问和6家知名律所的律师志愿者代理申诉和参与矛盾化解。

律师参与公开听证

心理咨询师

开展心理疏导

阳光透明,筑建公信

先后对31件案件组织公开听证,对27件案件组织公开答复,邀请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和居委会干部、律师共计125人次,以担任听证员、监督员身份参与公开审查,中立、客观地发表案件评议意见,让检察权运行在阳光下。

公开听证会

人大代表接访

创新——制度实践与科技先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心防”团队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引领,不断完善信访处置工作机制,加快“智慧控申”平台建设,着力推动控申工作法治化、便民化、规范化、智慧化,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心防”团队的不懈动力就是推动司法为民和便民。他们在实践中创新!

建立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信访联动处置机制

针对集访现象突出的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在全市检察系统率先研究制定了《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信访风险防控若干意见》,会同公安机关建立了突出信访预警处置联动机制,着力加强对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集访等现象的稳控。

构建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代理刑事申诉工作机制

加强与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沟通协商,就共建律师代理刑事申诉工作机制达成共识。研究制定了《关于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律师代理申诉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两个工作机制。

2015年,在办理的徐某某刑事申诉案件中,司法局首次以法律援助形式指派资深律师担任徐某某的诉讼代理人,维护申诉人合法诉讼权益,成为法援律师代理刑事申诉案件的首次尝试,最终促使申诉人息诉罢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后,区院控申科又积极探索在窗口法律咨询、公开听证、个案评析、专案化解、代理申请司法救助等多个方面引入律师参与,至今已有律师198人次参与区院信访接处工作。

探索“智慧控申”建设

积极贯彻高检院、市院建设“智慧检务”的要求和部署,顺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新形势,积极配合市院探索“智慧控申”建设,着力提升司法服务质量、控申办案质量和管理决策水平,推动司法文明建设。2018年,市院确定区院为“智慧控申”建设的试点单位之一。

“智慧控申”设想

以人脸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身份证识别器等为技术引擎,以智能摄像机、接访自助一体机、接访机器人、高速翻拍扫描仪等为硬件支撑,以接访信息系统、诉讼业务导航、法律法规智能检索、诉讼结果预测系统为软件内核,综合实现人证信息智能采集标对、来访信息全面导入、智能引导业务办理、智能答复常规咨询、智能初核信访事项、黑名单声光报警布控、轨迹式安防监控、语音识别云笔记生成归档和信访长效预测预警等功能。

接访机器人

人证比对

控申大数据平台

队伍——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两手齐抓

2015年以来,徐汇区检察院积极打造“阳光控申”,全力保障群众合法利益诉求,积极推动涉法涉诉矛盾化解。

一手抓机制,一手抓队伍!

业务能力要加强,综合素质不可忘!

提升业务能力,扎实立身之本

建立常态化的业务学习制度。坚持集体学习、自学的同时,运用案事件讲评、参与和观摩公开审查活动、案例汇报,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业务能力。

案例讲学活动

养心知性,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开展 “养心知性·凝心创业”系列活动。组织全科干警走访先进单位、举办心理沙龙、观看教育电影和开办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提高干警自身修养,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

参观区档案馆“徐汇记忆”展览

展望未来

努力方向

徐汇检察“心防”团队将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贯彻落实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要求,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主线,以推进“心防”工作机制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第三方参与信访工作制度建设,努力创新,大胆实践,推动形成多元化的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切实履行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

加油吧,徐汇检察“心防”团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