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善于巧言令色的胡兰成“懂得”她的悲喜,给了她情感上最合拍的默契,满足了她内心的“小女孩”关于爱的所有渴望,这让张爱玲欲罢不能。张爱玲苦苦不肯放手的,不是胡兰成,而是那份被人疼爱的感受。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雅萱朗读音频 ◆ ◆ 大家好呀,我是梅也。 今年,是张爱玲诞辰100周年,她是一个把名字写在传奇里的作家。 与她的文学成就相反,她一生的情爱之路却走得异常艰辛。 倘若女子一生都被爱所伤,很大原因是因为她曾经被“家”伤透而已。 透过张爱玲的一生,我们得以窥见养女儿的几个真相——避免女儿在爱情里“低到尘埃”,你需要给她这样的原生家庭。

作者:十点巢小庞

父爱,是女儿辨别渣男的首要条件 张爱玲遇到的第一个渣男,就是他的父亲张志沂。 张志沂是典型的封建遗少,吸鸦片、逛妓院样样都干。 “父亲的房间永远是下午,永远都是懒洋洋,灰扑扑的活着。” 烟榻上,口中袅袅升起的烟雾,父亲病态可怖的影子,永远留在了张爱玲的心中。

她在《童言无忌》中曾提到向父亲要钱付钢琴教师的薪水:“我立在烟铺跟前,许久,许久,得不到回答……” 1937年, 17岁的张爱玲向父亲提出留学的想法,结果惹得父亲暴怒,一顿毒打。他把张爱玲锁在一间空房子里,还扬言要用手枪打死她。 这场幽禁持续了半年之久。1938年的一个深夜,张爱玲终于逃离了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投奔了母亲。 可以想象,幼小的张爱玲对父亲的感受是怎样的不安恐惧,难以亲近。 女性与异性相处的经验与择偶观上,父亲起着决定性作用。父亲对女儿的态度,决定了女儿在异性相处中的地位。因为,父女关系,是女孩感受异性反馈的雏形。 在这段父女关系中,张爱玲始终无法获得认可和理解。于是,张爱玲在与异性相处时的“卑微感”,是她童年经历烙下的命运。 当她遇见胡兰成,就成为了“低到尘埃里”的女子。

首次被胡兰成约见时,张爱玲是拒绝的。 但是,胡兰成略施小计,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字条乞求见面。第二天,张爱玲竟主动打了电话给胡兰成,说要去看他。 在我看来,这不是不矜持。 她虽年少成名,享誉文坛。可是,如胡兰成这般,直白表达成年异性倾慕的姿态,或许才是真正打动张爱玲的原因。 巧的是,内心自童年起就荒凉寒冷的文学女青年,遇到了善于把玩文字游戏,又惯于洞察女性情感的风流渣男。张爱玲在童年缺失的男性关怀,都被胡兰成给填满了。 胡兰成之于张爱玲,就是童年时藏于高阁的一颗糖——仰望许久,却无人愿意伸手够下来喂给她。 因为,胡兰成懂她真正需要什么,她才会对胡兰成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给予“慈悲”地退让。 若想给予女儿一双识别渣男的慧眼,先让她得到最充足的父爱。这样才能消除女儿在异性关系中的卑微感,从而掌握自己的幸福。

完整的母爱,才会让女儿敢于“被爱” 张爱玲对母亲,是怀着一种生疏又向往的矛盾心态的。

我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母亲。她是一个美丽敏感的女人,而且我很少有机会和她接触。

张爱玲对母亲的感情,好像柏拉图的精神恋爱,浪漫而神秘,却总是触碰不到,让人觉得辽远而陌生。 张爱玲说:“有两次她领我出去穿过马路的时候,偶尔拉住我的手,便觉得一种生疏的刺激感。” 一个孩子,对母亲会有生疏的刺激感,所以,她永远也无法像别的孩子那样,挤到母亲的怀里撒娇亲昵。 这段拧巴的母女关系,使得张爱玲在后来的亲密关系里,始终有一抹隐隐的不安全感。从小没有被狠狠爱过的女孩,长大后往往不会识别什么是爱。

她在幼时的家庭关系中爱得十分痛苦,因此,当她陷入令她痛苦的恋爱关系时,也无法觉察自己正在被伤害。 日本投降后,身为汪伪政府的胡兰成,犹如过街之鼠,从此开始了逃亡之路。 当张爱玲获悉胡兰成逃亡的藏身之所,千里迢迢觅到他时,却发现胡兰成身边多了一个小周。 明明心已被刺伤了,但她只是默默承受着这份伤痛。 又得知,胡兰成与范秀美厮混在一起,她只得独自一人到温州寻夫。 屡次背叛,她始终不吵不闹。 几个月后,她默默送上诀别信: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 随信还附上了自己的30万元稿费送给胡兰成。 曾记否,她与胡兰成的婚贴上写着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如今都成为可笑的过眼云烟。她惟有一字一句地说:“我将只是萎谢了。 这话,骨头里都渗满了血。在爱情里卑微到此,叫人心疼。 张爱玲苦苦不肯放手的,不是胡兰成,而是那份被人疼爱的感受。 她放低尊严试图挽回,不是舍不得负心汉,不过是舍不得那个曾经被狠狠爱过的自己。

母亲是孩子与外界建立亲密联系的关键,没有被母亲爱过女孩,在婚姻关系里,都很容易陷入迷失自我的死循环。当幸福降临,她们隐隐会感到一种“不配得感”。 自幼缺爱的她们,沉浸于爱情的迷幻中不愿醒来。即使爱情的真相早已目露凶光,她们身负重伤,也要留住最后的温暖。

童年被理解, 才不会执念他人的“懂得” 张爱玲虽生于显贵之家,童年没有忍饥挨饿,却从未在这个家中汲取到爱的养分。 之所以在成年后,依然摆脱不了内心的荒芜感,因为她在童年就遭到了精神世界的“大饥荒”。 父亲冷漠暴戾,是她看不起又不愿相信的人;母亲心中装满了自我解脱的欲望,在张爱玲4岁时抛弃她,去追寻自己的新世界。 这样的父母,怎会理解一个孩童的喜怒哀乐?当她被后母凌辱,被逼着穿那件“像浑身生了冻疮”的旧袄,谁会懂得她内心深处的羞耻与憎恶? 从小没有被理解的她,早早就封闭了自己的心。于是,她在后来的婚恋关系中总是小心翼翼,卑微到尘埃里。 成年之后的她,之所以渴望被“懂得”,不过是因为她从未感受过父母的“懂得”。 所以,善于巧言令色的胡兰成“懂得”她的悲喜,给了她情感上最合拍的默契,满足了她内心的“小女孩”关于爱的所有渴望,这让张爱玲欲罢不能。

她的文学造诣,在胡兰成的陪伴之下到达巅峰。沉浸在“被懂得”的幸福里,张爱玲才是一个彻底饱满的人。 于是,她无视他汉奸的身份,毅然与他琴瑟和鸣;她甘愿忍受胡兰成的数次背叛,在他落难之时依然给他钱财接济。 第二段婚姻亦是如此。当她与德国作家赖雅相遇时,总能天南海北地从日出聊到日落。 不难想象,赖雅是第二个“懂得”张爱玲的人。 因此,她不惧29岁的年龄差,不嫌弃赖雅身患重病又身无分文,甚至因为赖雅的建议,打掉了她生命中唯一的一个孩子。 婚后,赖雅接连两次中风,还跌断了股骨,死前还瘫痪了两年,大小便失禁,全由张爱玲照料。这期间,张爱玲还带着垂死的赖雅四处求医奔波。 一位旷世奇才,却甘愿守着这把“老骨头”,这或许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好友炎樱曾这样讲述:赖雅对张爱玲是“痴爱”。

张爱玲又何尝不是?为了赖雅的“懂得”,为了从未感受过的“现世安稳”,她将自己最后的一切都留给了赖雅。 可是,同为女子,我却为她感到不值。 若不是源于这份对爱的执念,张爱玲何以在两段婚姻里都深受拖累? 胡兰成的身份让张爱玲陷入尴尬,惨遭排挤;赖雅的伤病让张爱玲遭受从未有过的贫穷与劳苦。 一个女人,一生若只为爱而活,总是会过得很辛苦。 倘若,父母在童年时能多给她一些爱和关怀,她或许也会爱自己多一点,也不会为了一份虚无缥缈的爱,折磨自己一生。

张爱玲,与她笔下的女人一样,悲壮,苍凉。这是她生命的基调,却不是与生俱来的,那是原生家庭给她烙下了无法痊愈的伤痕。 苍凉萦绕一生,爱情亦是如此。 缺爱的童年,才会让她如此渴望爱,又如此恐惧爱。她穷尽一生去追寻,可她得到的却只是一缕受伤的月光。

于是,孤独与痛苦,飞扬与安稳,成就了张爱玲,这永世不灭的传奇之葩,在每一个残夜里,幽怨地绽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