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杂谈:金庸为何丑化表哥徐志摩

对金庸小说有所了解的人,想必都知道《天龙八部》中的“四大恶人”,分别是“恶贯满盈”段延庆、“无恶不作”叶二娘、“凶神恶煞”南海鳄神、“穷凶极恶”云中鹤。

细心点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云中鹤是四大恶人中唯一真正的恶人,只有他由始至终都是一个可恶的恶人。老大段延庆是段誉的亲生父亲,在小说末尾放下了仇恨;老二叶二娘是虚竹的母亲,是个悲情的角色,走上邪路也很是可怜;岳老三是段誉的徒弟,是个可爱的角色,让人无法讨厌。只有云中鹤是个彻底的恶人,而且是最讨人厌的“淫贼”。

云中鹤是《天龙八部》“四大恶人”中唯一毫无可取之处的人渣

但可能许多读者不知道,云中鹤竟然还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笔名。

徐志摩是什么人啊?他是现代中国著名的“新月派”诗人,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雪花的快乐》等等。

徐志摩二十一岁赴美国学,仅仅十个月就完成了学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而且荣获一等荣誉奖,年仅二十七岁就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诗人,至今在文学史上仍然占据着什么重要的位置。

那么,金庸跟徐志摩又有什么仇呢?为何他非得要将徐志摩的一个笔名安在一个淫贼身上呢?

其实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足足有二十八岁。徐志摩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四岁就因为飞机失事而去世,当时的金庸才六岁。徐志摩空难去世后,金庸所有的查家也参加了徐志摩的葬礼。

徐志摩像

按理说,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更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那么金庸为何要执意如此呢?

而金庸用“云中鹤”来黑徐志摩可能要从徐志摩的情史说起来。

徐志摩起先奉父母之命与张幼仪结婚,并且育有一子。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妻子张幼仪也陪着他一起来到了英国。此时的徐志摩结识了大家闺秀林徽因,于是就想和张幼仪离婚。此时的张幼仪怀次子两个月后,徐志摩对此置之不理,反倒要马上离婚。他甚至要求张幼仪云流产。张幼仪说,流产可能会死。丧心病狂的徐志摩这个时候的回复是,“流产可能死掉?坐火车也可能死掉了,大家以后都不坐火车了?”见张幼仪不答应,徐志摩便一走了之,将其一人撇在沙士顿。1921年,张幼仪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她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她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不予理睬。直到1922年要办理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

徐志摩与妻子张幼仪

徐志摩虽然如愿以偿离了婚,但林徽因却最终并没有嫁给他,而是选择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这让徐志摩很是落寞。无奈之下,他又将目光转向了有夫之妇陆小曼。陆小曼本是徐志摩朋友王庚的妻子。说起这个王庚,也算得上是一代人杰,1911年清华毕业后保送美国,先后在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后转入西点军校,在西点一贯成绩优异,1918年西点毕业时为全级137名学生中第14名。王庚回国后曾任职于北洋陆军部,并以中国代表团武官身份随陆徵祥参加巴黎和会;后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并晋升少将。他和陆小曼的婚姻,也算得上门当户对,一对俊男靓女,为时人所羡慕。然而,徐志摩却介入了两人的婚姻,他和陆小曼爱得如胶似漆,已经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了。王将军见状,不想再纠缠不清,选择了主动退出,成全了他们。从此,王将军一直独身,再没有娶妻。

王庚将军像(1895-1942)

不久后,徐志摩和陆小曼成婚,而他们的证婚人正是梁启超。在婚礼上,梁启超讲了一段十分著名的证婚词:“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陆小曼像

徐志摩就因为这场不堪的婚变而招人诟病,且不说传统的国人无法理解,就算是喝过洋墨水的人也不能理解,不管怎么说,抛弃正在怀孕的发妻,介入好朋友的婚姻,去勾引有夫之妇,不管放在任何年代和任何国家,都是为人所不齿的。徐志摩的爱情和婚姻生活,和他的诗才比起来,确实不是很光彩。

当时查家人在徐志摩的葬礼上送的挽联是“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这里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司勋员外郎)、徐州守将(检校右仆射)张建封与歌伎关盼盼的典故,明显对徐志摩的婚变不满。

而金庸还在《天龙八部》中塑造了一个“表哥”的形象,那就是王语嫣的表哥慕容复。在金庸笔下,这个“表哥”相当的不堪,在顶尖高手中,他的武功不算高,时常被人打败;而且他运气极为糟糕。慕容复自带光环的家世,酷炫的武学成就,让万千少女崇拜的长相和才华,然而他却一心复国,最终沦落成了一个心狠手辣,行事阴鸷,心胸狭隘的小人。而他最终也成一个囚禁了自己,背叛了自己的一切情感,把自己推向一个苦海,他为了自己的私利,伤害身边的人,甚至是爱他的人,这种力量又都反过来侵蚀他的内心,最终导致他众叛亲离,情感失控,成为一个活在幻想中的寂寞疯子。

影视剧中的慕容复形象

金庸对“表哥”如此不待见,再加上他真的将表哥的笔名云中鹤安在了一个淫贼的身上,笔者觉得这其实是他在表达着对自己的表哥徐志摩的不满。

当然,金庸本身也没好到哪里去,他对自己的妻子的表现不见得比徐志摩对张幼仪更好。自古文人多薄幸,信不谬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