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研究于东亚语言及文明系的教授,且在2006年曾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的学者王德威说:"我们看到在全球各地的,各种各样的语境里面,有不同的作家以汉语来书写,来传播他们对于华文和华语的想象,无论是在法国的高行健,还是早就过世了的来自台湾的三毛。2012年由美国《侨报》、英国《英中商报》等海外主流华文媒体同步发布的"华人作家影响力和话语权排行榜"揭晓,李敖、韩寒、金庸、张一、郑渊洁、琼瑶、贾平凹、陆天明、龙应台、铁凝等十位华人作家最终上榜,北岛、严歌苓、虹影、余光中、汤亭亭等知名华人华裔作家最终因影响力和话语权不够遗憾地落选前十。

华语写作者里被低估的作家有哪些?

人们常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在传扬,而有中华文化传扬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学在发展。近百年来,伴随着华侨华人走向海外的足迹,华文文学在异乡的土地生根发芽,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相遇、交汇、交融而开出的一朵文学奇葩。

这些年的华语作者

从早期的林语堂、郁达夫,到后来的余光中、白先勇,再到如今的严歌苓、张翎,一批又一批华文作家在异国他乡坚持汉语创作,将中国故事、中华文化向世界娓娓道来。

当代研究于东亚语言及文明系的教授,且在2006年曾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的学者王德威说:"我们看到在全球各地的,各种各样的语境里面,有不同的作家以汉语来书写,来传播他们对于华文和华语的想象,无论是在法国的高行健,还是早就过世了的来自台湾的三毛。但是三毛的写作千万别忘了,她是从非洲开始的,从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展开了华语创作。来自于台湾的郭松棻,或者是漂流到海外的张爱玲、白先勇。来自于马来西亚的李子舒,香港的董启章,台湾的朱天文,现在在德国的从上海来的作家严歌苓,或者是在美国波士顿的哈金,这些作家以不同的场域,甚至实验着不同的语言,来想象着他们心目中的话语,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和中国历史。"

5位被低估的华语写作者

华语作者评选被低估的作家

2012年由美国《侨报》、英国《英中商报》等海外主流华文媒体同步发布的"华人作家影响力和话语权排行榜"揭晓,李敖、韩寒、金庸、张一、郑渊洁、琼瑶、贾平凹、陆天明、龙应台、铁凝等十位华人作家最终上榜,北岛、严歌苓、虹影、余光中、汤亭亭等知名华人华裔作家最终因影响力和话语权不够遗憾地落选前十。

5位被低估的华语写作者

北岛原名赵振开,中国当代著名诗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是文革后期兴起的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他最著名的诗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等,曾经震撼了无数国人,表达了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后的批判与否定、怀疑与茫然。北岛的诗歌冷峻、思辨,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总是在悖论与断裂中探寻乃至拷问着人类、时代乃至自我的真理与价值。他曾先后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马其顿文化部长评价:北岛的诗歌在中国的1970年代成为了那一代人的声音,他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诗歌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文学可能到达的边界。

严歌苓是一位美籍华人,美国21世纪著名中文、英文作家,专业编剧。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她的《幸福来敲门》《小姨多鹤》《铁梨花》《金陵十三钗》《芳华》等许多作品都被知名导演排成影视作品,并且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陈晓明评价:她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她的作品思想丰厚,她笔下的二战,写出战争暴力对人的伤害,生命经历的磨砺被她写得如此深切而又纯净。

虹影英籍华人女作家、诗人,代表作有长篇《孔雀的叫喊》、《阿难》、《饥饿的女儿》、《K》、《女子有行》、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曾旅居海外,现居北京。《好儿女花》是其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的后续,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中文十大小说奖。

著名评论家施站军评价:严歌苓有如此意蕴丰盛迷人、襟怀爽朗阔气的长篇小说,是我们今天对汉语文学持有坚定信心的理由。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还有广为人知的《乡愁》《日不落家》《守夜人》等。

梁实秋评价: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汤亭亭美国华人小说家,先后创作了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等,这些文学作品确立了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的地位。《女勇士》里,作者根据童年时母亲讲述的家族历史和中国神话传说,结合了自身的理解和想象,演绎了作者本人以及家族的一些女性亲戚的生活经历。被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列入欧洲经典文学,并将其作品视为与荷马、乔叟、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等人的作品同等的地位,在美国大学的许多学科中都被列入必读书目或作为教材走入大学课堂。

美国基金会的官方网站指出:汤亭亭在作品中运用一系列文体和故事,创造了一种令人惊异的移民回忆录和移民小说的新写法,影响了两代美国作家。

但亚裔美国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赵建秀把汤亭亭作为已被白人同化了的华裔作家而痛加斥责,认为汤亭亭一类作家已失去了华裔族性,误读误用中国经典和传说,曲意取悦白人读者,歪曲华裔美国人的本来面目。

5位被低估的华语写作者

在广义的中国历史上,尤其是语言史上,中国虽然是以汉语作为语言的大宗,但是在这样一个土地上,号称有56个不同的民族,其实有超过80多种的语言被流通,被使用。这些语言其实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包括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等,在这不同语系下,我们形成的所谓中国人的语言,是超乎我们狭义定义的汉语为主的语言的。甚至在汉语的标志上,汉语也可以细分出各个不同的支脉,像汉语的语系,壮族、侗族等的语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产生的想象,正像巴赫金所说的,是众声喧哗的世界。这个理论也恰恰用到了中国广义的文明里面,由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喧嚣共汇集了这样一个生机蓬勃的语言现象。

所以我们在探讨华语语系文学的时候,特别要强调语言作为一个共同认同的公分母,承认在这样语言广义的号召之下,我们继续可以看出各个不同的族群,各个不同的文化,各个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样语言的表征,这些语言的表征在目前的情况之下,通常是以汉语作为最后的回归的重心,而以汉字作为我们流通的重要的符号。 ——————王德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