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全县道路交通安全

11月9日,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暨“平安行·你我他”行动推进会议召开,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赵锋参加会议。

赵锋要求,要正视问题风险,找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针对问题和症结,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应对解决。要开展协同作战,全力维护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稳定形势。要严把重点驾驶人关口、严把重点车辆关口、严把重点企业关口、严把事故黑点治理“四道关口”,防微杜渐化解事故风险。要聚焦“四个靶向”,全时防控净化道路环境。持续狠抓渣土车严重违法和货车超限超载治理,持续狠抓非法三四轮机动车整治,持续狠抓农村面包车专项治理,坚决打好道路交通领域“扫黑除恶”攻坚战。要找准“四个支点”,潜移默化提升守法意识。夯实驾校宣传的“起始点”,找准处罚与教育的“结合点”,消除农村宣传“薄弱点”,引爆媒体宣传“增长点”。要狠抓“四个强化”,多措并举形成治理合力。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部门监管和行业管理职责,进一步强化多方协同共治,进一步加强“两站两员”队伍建设,全面推动我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记者赵青山)

榆山街道:邻里牵手共建和谐会仙山

近日,在榆山街道会仙山社区的一处睦邻党建共建点,来自社区不同区域的四十多名居民代表齐聚一堂,话家常,包水饺,共叙邻里情。居民分工协作,有和馅的,有包饺子的。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大家有说有笑,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围中。

像这样的睦邻共建活动,榆山街道会仙山社区每年都会不定期举办很多次。在志愿服务者的帮助下,社区内这样的“睦邻党建共建点”共成立了30个,号召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倡导“邻里守望”、“行善立德”的志愿服务理念,共建幸福睦邻家园。

据悉,榆山街道会仙山社区自成立以来,积极创新创建载体平台,着力打造“睦邻党建”品牌,探索了一条一核多元、协商互助共赢的新路子,通过实行“大党委”制、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等措施,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主体多元化、服务精准化、队伍专业化和资源整合化。(通讯员杨华)

玫瑰镇:乡村振兴章丘取经

11月9日,玫瑰镇主要领导带队,镇直部门负责人、第一书记、办事处书记、各村支部书记等80余人组成的考察团赴章丘区考察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他们先后来到了章丘区垛庄镇下琴子村、文祖街道青野村、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文祖街道石子口村、绣惠街道施家崖村、白云湖街道苏码村等特色村,现场考察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的主要做法和先进经验。大家“睁大眼睛看”“竖着耳朵听”“静下心来想”“拿起手机拍”,学习借鉴先进思路、运行模式和创新方法,问计取经,进一步对标先进找差距,拓宽思路提升境界。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立足本职、结合实际,把学习中所看、所学到先进经验融入到玫瑰镇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中,为今年收尾冲刺,为明年奋斗蓄力。(通讯员 李文文)

东阿镇:举办书画创作笔会

近日,东阿镇联合县文联邀请全县书画艺术家齐聚一堂,在东阿镇文化活动室举行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东阿古镇文化月”书画创作笔会。

活动现场,上有八十多岁的老人,下有十几岁的孩童,书画家们以文会友,挥毫泼墨,一展才艺,用不同题材、不同书法和绘画语言生动诠释了对文化艺术的无限热爱,奉献了一幅幅匠心独具、浑然天成的书画作品,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现场共收录书法、绘画作品100余幅,将全部用于义卖活动,所得资金助力全镇脱贫攻坚。

此次书画创作笔会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书画家现场交流创作经验,相互学习,提升了书画创作水平,为东阿古镇文化月的举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讯员宋承武)

孔村镇:食用菌农业产业园有序推进

近日,记者在孔村镇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沿着铺设好的钢筋,用细钢丝挨着绷起一个个小笼子,连起排的小笼子也让建设中的发酵隧道初现模型。据了解,建设中的六条发酵隧道采用荷兰先进的发酵技术,单条成本就在百万元左右,隧道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提高菌菇培养料质量,提升菌菇品质。

立足于孔村镇西部山区3000多条土洞鸡腿菇生产的产业优势,今年孔村镇以济南远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基础,总投资1.1亿元,引进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消耗6万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年生产菌包1500万个,年加工销售鸡腿菇3万吨,并形成现代化鸡腿菇菌包生产、工厂化发菌、土洞鸡腿菇生产、高技术加工、现代冷链物流、品牌化营销、互联网+、废料处理”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同时,该项目在经营模式上将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新形式,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办法,使合作社和示范基地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孔村镇西部山区食用菌产业的振兴。(通讯员刘帅)

孝直镇:硬化千米路,解决生产难

孝直镇徐小山村整村搬迁社区后,村里土地实行流转发展起了林果。由于该村属贫困村,村集体没有经济来源,村里生产路一直是泥土路,影响种植户的生产活动,对村民收入也十分不利。今年,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看到这一情况,把改善生产条件作为为民办实事来抓,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项目资金35万元。同时,积极组织制定方案、招标等,工程于10月25日正式开工。目前,这一项目已基本结束,共修筑水泥路1200多米,基本上解决了全村生产路难行问题,深得种植户好评。(记者 贾传亮)

洪范池镇推广爱心衣舍积分制

为了进一步巩固贫困户穿衣不愁的问题,洪范池镇依托镇、村资源建立了爱心衣物捐赠、处理和发放平台,接收社会各界爱心衣物,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清洗、消毒、除菌、包装后,发放给有需求的贫困户。

目前,全镇51名机关干部和两个帮扶单位共捐赠衣物1300余件。为了打破爱心衣物发放的普惠制,让贫困户更有尊严的接收捐赠,洪范池镇采用积分制,建立了洪范特色的爱心衣舍积分制度,发挥“第一书记”夜间课堂的作用,利用晚间给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和积分要求。同时,借助每月党员活动日,由村党员扶贫理事会组织贫困户学习扶贫政策,由包户干部入户为贫困户现场问卷打分,检验贫困户政策掌握情况,由村党员扶贫理事会最后确定得分,引导贫困户发挥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贫困户凭积分卡根据自身需求到爱心衣舍领取衣物并现场试穿,分值高的贫困户优先选择衣物,没有活动能力的贫困户由包户干部将衣物送到家中试穿。

下一步,根据贫困户的积分情况将衣物发放到贫困户手中,让贫困户温暖过冬。(通讯员 常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