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在持续下滑。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跌破1亿台,同比下降16%。

尽管一季度出货量下跌有清理库存的季节原因,但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现下跌以来,对于消费者疲于智能手机换代的担忧就一直存在。

不过,长江电子莫文宇团队认为,一季度行业处在全面去库存状态,随着3月的新机发布,未来的环比改善趋势确立,产业链有望逐步回暖。

本轮的去库存力度较大,长江电子认为,是未能跟上2017年全面屏创新的品牌在拖累。而2017年的数据证明,在OPPO、vivo旗舰产品退出后,新机销量份额迅速提升。

长江电子提到,智能手机耐用度提升、创新边际收益降低、高端手机价格增长过快,中国消费者的换机周期的确有所延长,令本轮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

但换机周期不会无限制拉长,中国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已达到2.7年,而所有品牌中平均换机周期最长的苹果一般在3-4年。

从国内用户iPhone 保有量看,2016年至今发布的机型占比约为32.3%,而发布两年以上的机型占比为67.7%,主要为iPhone 6系列及iPhone 6S系列。考虑到苹果手机较长的销售生命周期,可以大体上认为约有一半左右的机器面临陆续的更换需求。

国产品牌中华为、小米各机型保有量较为平均,T5保有量在25%-30%。OPPO、vivo中2016年发布的机型占比在30%以上:vivo—X9(11月)、Y66(12月)、X7(6月)、Y67(11月);OPPO—R9(3月)、R9s(10月)、A57(11月)。

我们认为,安卓品牌特别是OV的换机时点在18年末至19年上半年到来,由于OV在2016年是销售高峰,三四线城市用户基数庞大,有望在明年带来一轮迭代行情。

新的增长红利:AI与5G

换机周期延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变少,创新边际收益降低。“过去的消费者可以仅仅因为指纹识别而更换手机,现在的用户则期待一种全新的、颠覆式的体验。”

这种颠覆式的体验,最终由谁来担起?长江电子认为,AI和5G是重点。AI植入终端,令手机的边缘智能计算能力大幅提升;而类似于4G的推出,5G建设也 有望带来新一轮换机刚需,智能手机的二次颠覆即来。

充分享受了用户基数红利,智能手机已经走过了黄金十年的增长。

智能手机最初的爆发式增长来源于对功能机的替代。智能手机与功能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丰富的APP资源,使得手机实现了超越单一通话和短信成为以社交为核心的功能载体。

目前来看,最先实现突破的是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其次是AR、健康监测等,图像与语音领域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将率先迎来变革。我们相信,智能手机与成熟的AI技术、应用的结合,是乔布斯时代以来智能硬件的第二次颠覆。

从4G商用化过程来看,运营商牌照发放一年内出货的智能手机中支持4G的数量占比就达到30%,再一年后这个数字接近90%。

最后,智能手机受益于“新中产”阶级的诞生,也在经历第三次消费升级。

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至今,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000元/年增长至36000元/年,增长幅度为63.6%,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400元/年增长至13400元/年,增长幅度为42.6%。

中产阶级+新生代,消费力量壮大。人均收入提升使得中产阶级群体不断壮大,形成智能手机消费升级的中坚力量。另一个层面看,80、90后步入工作岗位,接力成为智能手机迭代周期的主要目标人群。根据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合统计数据,新生代消费行为升级更为有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