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物资保障体制机制,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水平与处置能力,龙湾今年将启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谋划建设一批公共卫生和防疫基础设施补短项目,如启动海滨街道、永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开工龙一医新院(区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建设,投用温医大附二院瑶溪院区、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瑶溪院区,提升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水平。以大干交通拉开城市框架,加快推进T3航站楼、地铁M2线、228国道永兴至海城段高架、机场大道东延等项目前期,开工建设金丽温高速东延、永昌路改建、通海大道西段、围垦路等项目,全力实施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市域铁路S2线、温州大道东延、瓯江路东延等项目建设,建成通车环山北路、建中南街等道路。

温医大附二院瑶溪院区。 □陈建荣 摄

生态龙湾。□项绍雄 摄

今年龙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9.8%……这是去年以来,龙湾区交出的一张漂亮成绩单。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之年。非常时期,龙湾担非常之责、下非常之功,将大力弘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按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强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坚持干字当头、行动至上、奋勇争先,围绕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国家自创区、国家高新区协调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龙湾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晚报记者 高寒潇

全力推进——

防疫复产“两战赢”

今年以来,龙湾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严格执行25条紧急措施、12条深化措施、连续2轮“全民居家七天”等铁规措施,全面落实“温28条”“温32条”等政策,依托高科技、大数据等手段,深入实施精密智控常态化机制,坚决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大胜利。

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物资保障体制机制,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水平与处置能力,龙湾今年将启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谋划建设一批公共卫生和防疫基础设施补短项目,如启动海滨街道、永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开工龙一医新院(区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建设,投用温医大附二院瑶溪院区、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瑶溪院区,提升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水平。

复工复产阶段,龙湾区制定出台“用工保障15条”“金融惠企金6条”等惠企政策,开展抗疫惠企集中兑现活动,累计为全区企业发放财政奖补资金1.6亿元,减免各类税费1.3亿元,发放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7.65亿元,形成了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同时,该区坚持和完善惠企政策“直通车”,深入实施金融机构“抗疫暖春行”与民营企业“融资畅通工程”,探索建立小微企业无抵押信用贷款新模式;积极参与“春暖瓯越温州享生活”活动,向社会投放消费券。

龙湾区还将把握后疫情时代新基建契机,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建设“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项目,新建、改建5G基站590个,改造升级5G核心传输网络,基本实现城区5G信号全覆盖。

创新驱动——

实体经济新发展

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经济发展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龙湾区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推进158个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53.6亿元。同时,实施“新制造”投资行动,争取招引亿元产业项目17个、5亿元制造业项目1个,落地“152”项目3个以上,力争在5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上实现突破。该区还将加快推进伟明环保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园、天心天思数字经济产业中心、大唐5G全球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内资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紧盯在外温商总部回迁、国内外500强区域总

部招引,重点对接引进入库税收“千万级”项目,争取全年招引总部回归企业4家、回归税收9亿元以上。

新经济形式下,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龙湾全面实施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深入推进“千企智能化改造”,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100个以上,“两化融合”示范试点项目3个,新增上云企业900家,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以上。同时,谋划建设空港临空经济示范区,协助推进航空商贸物流园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通用航空等临空产业;加快数字经济(物联网应用)创新综合体创建,力争入选省级创建名单。

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助力。龙湾将依托浙江温州“才创园”,实施“归雁计划”,推动高素质温籍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成果、带企业回归。深入实施“罗峰领雁”“百家尖高技能人才”等计划,高标准建设中国温州民营经济人力资源产业园,力争新引进C类以上领军人才3名,新引育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80名、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2支。强化温州科技金融中心平台支撑,力争实现各类低成本融资供给3亿元以上,推动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得到股权投资。与此同时,加快推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增设企业知识产权辅导站10家以上。

宜居宜业——

城区品质再提升

今年以来,龙湾抢抓温州城市东移机遇,高质量推进温州东部城市发展中心和温州东部综合交通中心建设。以大干交通拉开城市框架,加快推进T3航站楼、地铁M2线、228国道永兴至海城段高架、机场大道东延等项目前期,开工建设金丽温高速东延、永昌路改建、通海大道西段、围垦路等项目,全力实施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市域铁路S2线、温州大道东延、瓯江路东延等项目建设,建成通车环山北路、建中南街等道路。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开工建设浙南科技城枢纽站,加快建设空港枢纽站,扎实推进公交、社区巴士与市域铁路、枢纽站场无缝衔接。

龙湾还将以精建细管提升城市品位。如启动新一轮“大建大美”行动计划,实施项目92个,加速建设温州高新文化广场、青山体检与医学研究中心、状元外滩尚品等标志性建筑,建成投用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打造城市新地标。同时,加快富春社区省级试点创建,确保未来邻里、教育、文化、健康等九大同步配套建设,谋划申报新一轮省未来社区创建。全力实施安置房建设提速行动,开工建设永中棋盘、蒲州上江等安置房项目10个、8100套以上,竣工交付永中东林、蒲州汤东等安置房项目5个、1700套以上。

城市发展需要宜居宜业的优质环境。今年,龙湾区着力开展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攻坚战;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空港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带、环大罗山休闲文化旅游示范带建设。同时,全面开展田园环境整治,将建成美丽田园样板点6个以上,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4个,培育省级景区村3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