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上述三个团的介绍中不难发现,以李云龙为首的新团和独立团只有一千人左右,而丁伟的二十八个团有三千人左右。也就是说,丁伟第28团的兵力比李云龙多2000人。

众所周知,《亮剑》年,李云龙两次担任新团和独立团团长。这个新团是由李云龙创建的,李云龙自成立以来一直在这个团服役。在新团组建的初期,它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如兵力不均衡、武器装备落后,甚至战斗力下降。然而,在李云龙担任代表团团长后,这个新团在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士兵人数已增加到1000多名。在武器装备上,38式步枪、92式重机枪、霰弹枪、迫击炮等代替了旧袖子和汉阳制造的袖子。就战斗力而言,新团甚至可以与任何其他主要团相匹敌。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仓云岭,由李云龙率领的一个只有1000人的新兵团,突然击败了日本陆军3000多人的王牌兵团,创造了少花钱多办事、少花钱多办事的经典范例!
离开新团后,李云龙接替孔杰担任独立团团长。虽然独立团也是主力,但在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上,它不能和新团相比。唯一与新团相似的是部队人数,两者都超过1000人。接下来,让我们谈谈丁伟的第28团。丁伟原是河北中央军区第28团团长。李云龙被调到独立团后,丁伟接替他担任新团团长。丁伟上任新团团长后,曾说他原来是在冀中军区第六军征兵的。军队已经发展到3000多人。即使给他一份工作,他也不会改变它!
从上述三个团的介绍中不难发现,以李云龙为首的新团和独立团只有一千人左右,而丁伟的二十八个团有三千人左右。也就是说,丁伟第28团的兵力比李云龙多2000人。然后问题出现了。它也是一个团级组织。为什么丁伟的28个团比李云龙的多2000个?
第一,八路军有“大小团”。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刚成立时,国民政府虽有三个师,但都是丙级师,即两个旅四个团。事实上,八路军每个师的人数高达一万多人。也就是说,每个团的平均人数(约3000人)超过了一个标准的团级结构。然而,由于名称的数量有限,它们只能以这种方式划分,所以这些团被称为“大团”。
除了大团体,相应的自然是小团体。随着八路军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许多新团,如李云龙新团、独立团、孔杰新二团等。从人数来看,这些团只有大约1000人。他们虽然属于团的组织,但只能称之为“小团”。根据大、小团的组建规则,李云龙的军队都应该是小团,而丁伟的28个团可能是大团,所以丁伟比李云龙多2000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新团和独立团的活动区在山西,第28团的活动区在冀中平原。山西是八路军东渡黄河后开辟的第一个敌后战场。三个师在山上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在站稳脚跟后,它继续向东部和其他省份发展。丁伟第28团所在的冀中军区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因此,与“老根据地”山西相比,冀中军区刚刚建立,这里自然有更多的士兵。因此,丁伟第28团凭借其军事资源发展到3000多人。
总而言之,正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丁伟第28团的兵力比李云龙多2000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