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的传承和坚守

——冬访陕西省榆林市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十一月的毛乌素沙漠,早晚的气温已降到零度以下,但在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依然显现出秋意盎然的一面。

初冬时节,记者驱车前往治沙连。离连队老远眼底便盛满了杨树一地浮动的金黄和樟子松葱葱茏茏的绿意。很难想像,几十年前,这里还是茫茫沙海。补浪河乡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20世纪70年代,全乡80%的土地被荒沙吞没,一年四季风沙不断,在近百公里的风沙线上,除了星星点点的骆驼刺,几乎见不到绿色。沙夺良田,沙进人退,许多人迫于生计远走他乡。

1974年5月14日,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积极响应毛主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以消除沙害、绿化家乡为己任,在风沙侵蚀最为严重的补浪河乡黑风口安营扎寨,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难历程。

“在沙漠种树,何其难也。”同行的榆林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周拥军告诉记者,在沙地挖树坑,挖出一锹,就被细沙填平,三尺见方的坑往往要用近半个小时;树苗刚刚栽下,一场大风刮过,就被风沙淹没;沙漠的太阳毒,中午一、两点的时候,地表温度达到45℃,空旷的大漠中连个遮挡的树阴也没有;为了节约时间,炊事员把饭送到现场,吃的时候风裹着沙子抢着往嘴里钻……民兵连的姑娘们,凭着“愚公移山”式的疯狂,住柳笆庵子、吃苦苦菜、人拉肩扛,硬是在毛乌素沙漠上织出一片绿色——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沙固沙林带33条,治理荒沙14400亩,开辟出2万多亩沙漠绿洲,使昔日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荒漠,呈现出勃勃生机,创造了被联合国环境专家盛赞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狂风挡不住,进军的脚步,毛乌素是我们拼搏的战场……”循着歌声,记者来到了一片杨树林,10余个女民兵正在进行冬季到来前的树木例行管护。周拥军指着一位正在给大树打杈的女民兵说:“她就是民兵连连长席彩娥,她们几辈都是治沙连的民兵。”

据介绍,席彩娥的姑奶奶席永翠是治沙连的第2任指导员,曾被表彰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三八红旗手”,在人民大会堂受到邓颖超等领导人亲切接见。两个姑姑、三个姨妈都是从治沙连走出去的女民兵。受先辈们的熏陶和影响,2013年,席彩娥婉拒了部队领导让她参加士官套改的挽留,来到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当了第14任连长,接过前辈搏战风沙的大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里的每一个民兵姑娘们都是“席彩娥”,她们听着治沙连的故事长大,并甘愿把自己的青春融入毛乌素沙漠,成为新治沙连故事的主角。“现在条件这么好,出路有很多,一群女孩子为什么还会选择守在这里?”在防火瞭望台,席彩娥把手搭在额上眺望,目光所及之处全是挺拔整齐的树木,绿色漫无边际与天相接。“把毛乌素沙漠从榆林的版图上抹去,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也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有一代代民兵的传承和坚守”。如今,除了治沙造林和日常管护外,民兵连的姑娘们还负责连队展览馆的讲解工作,向成千上万慕名前来参观见学的人们,讲述着治沙故事,传播着“治沙精神”。

离开的时候,落日西斜。记者回头望去,高大挺拔的杨树矗立营区两旁,就像治沙连的姑娘们一样,默默扎根大漠,数年如一日地用传承和坚守,让绿色向大漠深处延伸。

文/图记者张红中 通讯员曹琦 王树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